林海正調試探測器,聞言笑了笑:“放心,今天爭取超額完成任務。”
他激活尋蹤手套,指尖掠過甲板,視野裡的淡藍界麵跳動著【當前氣運值:38100】——昨天提交的空腔圖像讓氣運值漲了3點。
半小時後,兩艘船在黑礁盤海域彙合。
文物局的潛水隊穿好裝備,林海操控無人機帶著探測器率先下潛。
53米深的海水中,聲波探測器的三維圖像越來越清晰:那個20立方米的空腔呈不規則橢圓形,邊緣有明顯的木板碳化痕跡,而空腔中央,果然有幾個長約1.5米的矩形陰影。
“像是木箱!”蘇曉月通過水下通訊器驚呼,“而且數量不止三個!”
潛水隊員小心翼翼地清理空腔周圍的淤泥,突然喊道:“這裡有破損的木板,上麵刻著字!”林海立刻操控無人機湊近拍攝,屏幕上顯現出兩個模糊的篆字:“福昌”。
“‘福昌號’?”張科長在船上翻著資料,“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有艘官船‘福昌號’在這一帶失蹤,據說載著貢品!”
探查持續到正午,潛水隊從空腔邊緣打撈出幾件瓷器碎片和一枚鏽蝕的銅鎖,證實了沉船年代。
林海趁機在附近海域趕海,尋蹤手套指引他找到一片隱藏的海螺群,還有幾隻躲在礁石縫裡的石斑魚。
“收獲不錯!”蘇曉月幫著清點,“海螺20斤,市場價50元斤,1000元;石斑魚3條共5斤,200元斤,1000元。
加上昨天剩下的蟶王,今天保底能賣3000元。”
返航時,張科長拍著林海的肩膀:“小林,你們提供的線索太重要了!這5萬協助獎金,我回去就申請打給你們公司。
另外,後續生態保護項目,優先考慮和你們合作。”
回到公司,林海把探測器的最終數據拷貝給專家,轉身看到蘇曉月正在算一筆新賬:“5萬獎金到賬後,扣除認證費剩下的2萬,剛好夠買一套新的海水淨化濾芯。對了,我爸說鎮上的冷庫願意給我們打九折,以後海參保鮮成本能降15。”
“越來越順了。”
林海看著虛擬屏幕,【當前氣運值:42100】的數字旁,一個新圖標正緩緩亮起——【初級海洋垃圾磁吸裝置】,兌換需求60點。
他笑著關掉界麵,“明天再去趟珍珠灣,爭取把氣運值湊到60點。”
傍晚的夕陽把海麵染成金紅色,林海和蘇曉月坐在碼頭的礁石上,分享著一塊漁民剛烤好的魷魚。“
你說‘福昌號’的木箱裡會是什麼?”蘇曉月咬著魷魚須,眼睛亮晶晶的。
“說不定是金磚呢。”
林海開玩笑,卻想起探測器圖像裡,那些木箱周圍隱約有金屬反應的光斑,“不過對我們來說,保護好這片海,比什麼寶藏都重要。”
蘇曉月用力點頭,忽然指著遠處:“你看!老根叔他們的船回來了,今天收獲好像不少!”
林海望去,隻見幾艘漁船正靠岸,漁民們抬著滿滿的漁獲,笑聲順著海風飄過來。
波光粼粼。林海站在“海鷹號”的甲板上,海風拂過他的臉龐,帶著淡淡的海水氣息。今天,他打算前往珍珠灣趕海,目標隻有一個——將氣運值湊夠60點,兌換那夢寐以求的【初級海洋垃圾磁吸裝置】。
蘇曉月從船艙裡走出來,手裡拿著一個保溫盒:“來,吃點早餐,我親手做的海鮮三明治。”她將保溫盒遞給林海,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謝啦,有你在,我這生活都變得有滋有味了。”林海接過三明治,咬了一口,鮮美的蝦肉與清爽的蔬菜搭配得恰到好處,讓他讚不絕口。
兩人一邊吃著早餐,一邊朝著珍珠灣進發。到了目的地,林海迫不及待地戴上尋蹤手套,開啟了今天的趕海之旅。
他沿著海岸線緩緩前行,手套上的光芒不斷閃爍,指引著他的方向。
“這裡信號很強,應該有好東西。”林海興奮地說道,隨即彎下腰,開始在礁石縫隙中翻找。不一會兒,他便發現了幾隻個頭不小的花蓋蟹,揮舞著鉗子,甚是凶猛。
“哈哈,收獲不錯。”林海將花蓋蟹一一收入桶中,繼續向前探尋。
在一塊巨大的礁石下,他又發現了一窩海蠣子,每一個都肥嘟嘟的,看起來十分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