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駕著“海鷹號”往東南方向駛去,船尾的浪花在平靜的海麵上畫出兩道白色弧線。
一個多小時後,探測器的屏幕突然開始跳動,在一片被紅樹林環繞的海灣處形成穩定的信號源。
海灣裡漂浮著半截腐爛的木船,船身被藤壺和海藻包裹,看起來沉在這兒有些年頭了。
林海把船停在旁邊,戴上潛水鏡跳進水裡。
金屬探測器的探測杆剛靠近破船,就發出急促的“滴滴”聲。
他順著聲音在船艙裡摸索,手指突然碰到個硬東西。
扒開腐爛的木板一看,是個黃銅打造的箱子,鎖扣已經鏽得不成樣子。用撬棍一彆,箱子“哢噠”一聲開了,裡麵鋪著防潮的油布,裹著幾枚銀元,還有個巴掌大的銅製羅盤,指針雖然卡住了,但盤麵的花紋依然清晰。
“這下發財了。”林海心裡嘀咕。他在古玩市場見過類似的銀元,每枚能賣800塊,五枚就是4000塊;那隻老羅盤看著像是清代的,最少值1500塊。
把箱子裡的東西收好,他又在船艙角落發現個鐵桶,打開一看,裡麵裝著些生鏽的魚鉤和魚線,還有把銅柄小刀,刀刃雖然鈍了,但刀柄上的纏繩還很結實。
這些玩意兒雖然不值錢,留著自己用倒合適。
正準備離開,尋蹤手套突然在褲兜裡震動起來。
他這才想起手套昨晚就冷卻好了,趕緊激活。
藍光在船艙深處亮得刺眼,他扒開一堆爛棉絮,竟然藏著兩隻巴掌大的鮑魚,大概是漲潮時被衝進船裡的。
“真是意外之喜。”林海把鮑魚塞進網兜,這兩隻足有0.6斤,按200元斤算能賣120塊。
回到船上,他清點收獲時發現,破船周圍的淺水裡還藏著不少海螺。
用探測器掃了圈,沒再發現金屬信號,便撈了3斤海螺,市場價50元斤,能賣150塊。
返航路過海味軒時,他把鮑魚和海螺遞給蘇曉月。
小姑娘正在給海參換水,抬頭瞥了眼:“今天換地方了?這海螺看著挺新鮮。”
“在南邊海灣撿的。”林海沒提破船的事,“鮑魚0.6斤120塊,海螺3斤150塊,一共270塊。”
蘇曉月掃碼轉錢時多看了他兩眼:“你最近總往遠海跑,注意安全。”
“知道了。”林海接過手機揣進兜裡,轉身往村西頭的古玩店走。
店主是個戴老花鏡的老頭,捏著銀元看了半天:“光緒年間的龍洋,品相差了點,4000塊我收了。這羅盤是個老物件,1200塊怎麼樣?”
“羅盤1500,不然我再去彆家問問。”林海裝傻充愣,其實心裡沒底。
老頭猶豫半天,最終點頭成交。拿到5500塊現金時,他手心都出汗了——這頂得上半個月的趕海收入。
回家路上遇到老根叔,扛著半桶螃蟹往家走:“小林,昨天按你說的淺灘,抓了不少花蟹,給你提成180塊。”
“謝根叔。”林海接過錢,看著虛擬屏幕上【當前氣運值:55100】的數字,突然想起商城裡那個【水下呼吸藥劑短效)】,兌換需要80點氣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