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白沙灣村特有的晴朗早晨,林海照例起了個大早。
他先到後院檢查珍珠貝的情況,記錄下水質數據和貝類的狀態。
大部分珍珠貝看起來健康活潑,隻有兩三隻似乎有些不太對勁,貝殼閉合不夠緊密。
“得注意觀察這些小家夥。”林海在心裡記下,準備晚些時候給它們做個體檢。
早飯時,林溪興奮地宣布:“哥,我的‘海洋奇遇’係列畫被選送參加市裡的青少年畫展了!”
全家人都為這個消息高興。母親特意多煎了個荷包蛋獎勵林溪:“咱們家溪溪真有出息!”
父親笑著問:“畫的是什麼內容啊?”
“我畫了哥潛水找到熒光海藻的場景,還有那些珍珠貝!”林溪眼睛發亮,“老師說我畫出了大海的神秘感。”
林海揉揉妹妹的頭發:“等周末哥帶你去海上寫生,讓你多積累些素材。”
飯後,林海正準備去合作社,手機響了,是蘇曉月打來的:“海子,張教授說今天要帶科研所的人過來考察,大概十點到。”
林海看了眼時間,趕緊收拾了一下,提前趕到合作社做準備。
上午十點整,張教授準時帶著兩名研究人員來到白沙灣村。同行的還有一位穿著正式的中年男子,張教授介紹說是生物科技公司的代表李經理。
“林海同學,你提供的熒光珊瑚藻樣本經過我們初步研究,確實含有高價值的熒光蛋白。”張教授開門見山,“這位李經理的公司對這種熒光蛋白很感興趣,想談談合作事宜。”
李經理遞上名片,微笑道:“我們公司專門從事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開發應用。如果這種熒光蛋白能夠穩定供應,我們可以簽訂長期采購合同。”
林海心中一動,但表麵保持鎮定:“李經理能具體說說采購條件和價格嗎?”
經過一番商討,李經理給出了每克提純熒光蛋白150元的報價,遠高於之前張教授科研所的出價。但條件是必須保證每月至少10克的供應量。
“這個量有點大。”林海思考著說,“目前我們隻是偶然采集,要實現穩定供應還需要時間研究和培育。”
李經理表示理解:“我們可以先簽訂意向協議,貴方有六個月的時間建立培育體係。在此期間,有多少我們收多少,價格不變。”
這對合作社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林海與隨後趕到的蘇曉月交換了個眼神,見她微微點頭,便爽快地答應了。
送走張教授和李經理後,林海和蘇曉月立即召集合作社核心成員開會討論這個新項目。
老根叔聽完介紹,撓撓頭:“熒光蛋白?這東西聽起來高級,但咱們能搞出來嗎?”
阿水伯則比較務實:“投入大不大?風險高不高?”
林海早有準備:“前期投入不會太大,我們可以先用小規模試驗。張教授答應提供技術指導,成功率應該比較高。”
蘇曉月補充道:“根據初步測算,如果能達到月供10克的目標,合作社每月可增加1500元的收入。而且這是純利潤,因為熒光珊瑚藻是自然生長的,我們隻需要采集和初步處理。”
這個數字讓大家動心了。經過討論,合作社決定成立一個專門小組負責這個新項目,由林海總負責,蘇曉月協助管理賬目和記錄數據。
接下來的幾天,林海忙碌起來。他一方麵要指導熒光珊瑚藻的采集和初步處理,另一方麵還要照顧珍珠貝的養殖。
這天清晨,林海照例檢查珍珠貝時,發現那幾隻狀態不佳的貝類情況惡化了,有一隻甚至已經死亡。
“怎麼回事?”林海皺起眉頭,立即對水箱進行了全麵檢查。
經過仔細檢測,他發現水溫最近有些偏高,可能是連續晴天導致的。同時ph值也略有波動。珍珠貝對水質變化非常敏感,這些微小的變化足以影響它們的健康。
林海立即采取行動:調整水箱位置避免陽光直射,加入新水調節溫度,並添加了一些穩定水質的製劑。他還消耗15點氣運值兌換了【水質穩定劑】,悄悄加入水中。
處理完這些,他已經滿頭大汗。蘇曉月來時,看見他正專注地記錄數據,輕聲問:“出什麼問題了嗎?”
林海把情況簡單說明了一下,苦笑道:“珍珠養殖比想象中難多了,一點小變化就可能前功儘棄。”
蘇曉月安慰道:“慢慢來,畢竟是新技術。需要我幫忙做些什麼?”
“幫我記錄一下每隻貝的反應吧,特彆是那幾隻狀態不好的。”林海感激地說。
兩人一起忙碌起來,仔細檢查每一隻珍珠貝的狀態,記錄它們對水質變化的反應。林溪放學後也來幫忙,用她敏銳的觀察力發現了一些成年人忽略的細節。
“哥,這隻貝的貝殼邊緣有點發白,和其他的不一樣。”林溪指著一隻中等大小的珍珠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