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白沙灣還籠罩在一層薄薄的海霧中,合作社大院卻早已人頭攢動,一派繁忙景象。
今天是科技局舉辦現場會的日子,對於林海和他的合作社而言,這是展示成果、爭取認可的關鍵一戰。
林海站在修繕一新的合作社大院門口,深吸了一口帶著鹹腥味的空氣。
ui界麵中,【氣運值】穩定在【95100】的高位,這讓他心下稍安。
蘇曉月正帶著小芳做最後的賬目和資料核對,阿水伯、老根叔等一眾社員則忙著擦拭暫養池的玻璃,整理展示用的各類海產樣本——從普通的扇貝、花蛤到精心培育的珍珠貝,再到保存在特殊水箱中的熒光珊瑚藻和彩虹海藻樣本,當然,最珍貴的金絲海藻僅在圖片中展示,實物位置已被【環境偽裝係統】嚴密保護。
“哥,我的畫筆放哪裡了?”林溪跑過來,小臉上帶著一絲焦慮。
她的市裡畫展參賽作品還沒最終完成,截止日期就在今天下午,但與現場會時間衝突了。
林海揉了揉妹妹的頭發:“彆急,先幫哥哥照顧好今天的客人,你的畫很重要,但合作社也需要我們的小畫家來記錄啊。待會兒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用你的畫給來賓們講講我們合作社的故事。”
他理解妹妹的矛盾,既想為集體出力,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
林溪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暫時把心事壓下,跑去幫蘇曉月整理展示板了。
上午九點整,幾輛小車駛入白沙灣。
科技局的王處長帶著考察組如期而至,同行的還有那位對金絲海藻表現出極大興趣的生物科技企業代表——一位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儒雅的孫副總。
現場會正式開始。
林海作為核心彙報人,從容不迫地介紹著合作社的成立初衷、發展曆程、運營模式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果。
他語氣平穩,數據清晰,引得王處長頻頻點頭。
孫副總則更關注技術細節,不時提問關於海藻培育環境、珍珠貝成活率等問題,林海均憑借實際經驗和從係統兌換的知識手冊巧妙應答,既展示了專業性,又保護了核心機密。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在演示新建的自動化投喂係統時,一台設備突然卡頓,發出刺耳的噪音。
老根叔頓時慌了神,臉色漲紅,結結巴巴地解釋不清。現場氣氛瞬間有些尷尬。
“可能是海鹽結晶導致傳動部分有點澀,”林海麵色不變,聲音依舊沉穩,“曉月,去拿一下備用的小型手動投餌器,順便讓阿水伯接盆清水來。”
他一邊說著,一邊上前親自檢查,動作熟練地排除了一個小故障。蘇曉月迅速配合,很快取來備用設備並協助清理。
整個過程不到三分鐘,危機化解於無形,反而展現了合作社應對突發狀況的效率和團隊的默契。王處長眼中讚賞之色更濃。
接下來的參觀環節,林海引導眾人觀看各類海產。
來到珍珠貝暫養池時,一位隨行記者追問人工育珠的細節,問題頗為刁鑽。
林海正斟酌措辭,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了:
“我知道!哥哥和曉月姐他們是在模仿貝貝們舒服的時候才慢慢幫它的!”
隻見林溪舉著她那本厚厚的畫冊跑了過來。
她翻開畫冊,裡麵竟然是用彩色畫筆生動描繪的合作社“發展史”:從林海趕海拾貝、成立合作社、抗擊台風,到發現珍珠貝、培育海藻,每一幅畫都充滿童趣又抓住了神韻。
她指著其中一頁畫著林海和蘇曉月小心翼翼檢查珍珠貝的畫,認真地解釋道:“你看,哥哥說就像照顧小寶寶一樣,不能急,環境好了,貝貝自己就會吐出漂亮的珍珠啦!還有這個,這是會發光的小藻藻,哥哥說它們可能幫科學家爺爺做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