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林海過得格外“小心”。
那2點的氣運值像是個無形的debuff,雖然沒再鬨出丟龍蝦那種大幺蛾子,但各種小磕小絆不斷:走路偶爾會絆一下,喝水偶爾嗆到,甚至有一次合作社暫養池的進水閥莫名其妙鬆了一點,導致一個小池子的水位偏高,幸好他巡視及時發現了。
這種無處不在的細微彆扭感,讓林海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氣運值的重要性。
他索性放慢了節奏,更多時間待在合作社裡,和蘇曉月一起梳理賬目,與阿水伯他們探討養殖細節,耐心指導小芳熟悉各項工作。
這種沉穩踏實的作風,反而讓社員們更加信服,覺得他們的領頭人越來越有大將之風。
期間,他主動給海悅酒店的趙經理打了電話,詳細溝通了厚殼生蠔的供應事宜。
憑借生蠔的優異品質和之前建立的良好合作,雙方很快達成協議:海悅酒店以每斤85元的價格比市場同等規格高出15元)獨家包銷白沙灣合作社目前產出的所有厚殼生蠔,每周送貨一次,首次訂單量為50斤。
光是這一筆,就有4250元的預期收入。社員們聽到消息後,乾勁更足了。
第三天早上,林海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氣運值。
【氣運值:1100】
終於回正了!
那一刻,仿佛籠罩在周身的那層無形薄膜驟然消失,整個世界都變得清晰順暢起來。呼吸都感覺更暢快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舒坦感油然而生。
“太好了!”林海忍不住揮了下拳頭。雖然隻是最低的1點,但正負之間的差彆,簡直是天壤之彆。
吃早飯時,他動作流暢自然,再沒出現差點打翻碗碟的情況。母親看著他都笑:“今天精神頭不錯啊。”
“嗯,天氣好,心情就好。”林海笑著扒完最後一口粥,心情確實如同外麵的陽光一樣明媚。
氣運回正,他感覺自己又“歐皇附體”了,迫不及待想要去驗證一下。
他再次背上趕海工具,來到了海邊。今天潮水不錯,依舊是退大潮,露出的灘塗麵積廣闊。
ui界麵上,那個指向高氣運區域的箭頭明亮而穩定,指向了一片他之前很少去的混合地形——那裡有沙地、有泥灘、還有一小片礁石區。
踩著堅實平穩的步伐,林海很快來到目的地。戴上【尋蹤手套】,剛一接觸灘塗,手套就傳來清晰而強烈的反饋感!
“有大家夥!”林海精神一振,順著感應小心翼翼地挖掘。
泥沙之下,一個碗口大的扇貝露了出來,殼厚紋路深,是品質上乘的野生扇貝!這種個頭和品相,賣給惠民超市起碼30元一個。
“開門紅!這才是正常節奏!”林海喜滋滋地將它扔進桶裡。
接下來的收獲,順利得讓人欣喜。手套的感應靈敏而準確,幾乎每一次挖掘都不落空。
在一片泥沙混合區,他挖到了七八個不小的竹蟶,每個都有手指粗,賣給酒店能值150元。
在一處礁石水窪裡,他用抄網撈起了兩隻半斤多的石九公一種常見的石斑魚),雖然不算名貴,但鮮活度高,也能賣個100元。
甚至還在一片海草群裡發現了一隻躲藏的麵包蟹,足有兩斤多重,這家夥雖然肉不算最多,但蟹黃飽滿,也能賣個200元左右。
桶裡的收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林海估算著,就這麼一會兒,已經快趕上昨天大半天的收入了,而且還沒費多大勁。
這就是正運氣的好處嗎?簡直像是在撿錢!
潮水漸漸上漲,林海準備往回走。
路過一片平時不太起眼的淺水沙地時,ui界麵的箭頭忽然微微閃爍了一下,指向了沙地邊緣。
“嗯?”林海停下腳步。氣運值高了,連帶著對係統提示的感知都敏銳了些。
他走過去,用腳撥開表麵的沙子,沒發現什麼。但他相信係統的指引,拿出小鏟子稍微挖了幾下。
鏟子碰到了一個硬物。扒開周圍的沙子,一個比拳頭略大、形狀不太規則的貝類露了出來。
它的殼呈深褐色,表麵粗糙,附著了一些藤壺,看起來其貌不揚。
“這是…象拔蚌?”林海仔細辨認了一下,又覺得不太像,本地象拔蚌很少長這麼大,殼也沒這麼厚。
他小心地將它挖出來,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用水衝掉表麵的泥沙,發現貝殼閉合得緊緊的,生命力很旺盛。
“不管了,帶回去再說,反正看著不小。”
雖然不認識具體品種,但係統指引找到的,肯定不是普通貨色。他將這個大家夥單獨放進桶的隔層,免得壓壞了其他海貨。
提著沉甸甸的收獲回到家,林海開始分揀。
普通貓眼螺、辣螺等小海鮮留給家裡吃。
扇貝、竹蟶、石九公、麵包蟹這些,準備一會兒送去鎮上賣掉。
那個不認識的大貝,他單獨拿了出來,用水養在盆裡。
父親林建國過來看了一眼,驚訝道:“喲,這‘牛眼蛤’個頭不小啊,現在可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