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裝備帶來的興奮感稍稍平複後,林海意識到,光有裝備還遠遠不夠。
探索五十多米深的沉船,不是憑一腔熱血和幾件好工具就能完成的。他需要知識,需要理論支撐,需要了解深海環境、潛水生理、減壓程序、潛在風險以及應急處理。
這些東西,他的氣運係統可不會直接灌輸給他。
好在,他現在有了一座“移動的圖書館”——秦雨。
這天合作社事情不多,林海瞅準機會,拿著個小本本,湊到了正在整理藻類數據的秦雨旁邊。
“秦博士,忙著呢?”他笑著打招呼。
秦雨抬起頭,推了推眼鏡:“林海哥,叫小秦或者秦雨就行。數據快整理完了,有事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點事兒想請教你,”林海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態度誠懇,“你對潛水,特彆是深潛,有了解嗎?”
秦雨有些意外,但還是點點頭:“了解一些基礎理論和安全規範。我們海洋考察有時也需要進行水下作業,雖然我主要負責數據,但培訓是都參加過的。林海哥你怎麼突然對這個感興趣?是想開發更深處的漁場嗎?”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合作社的業務拓展。
“嗯,是有這個想法,”林海順勢點頭,“聽說更深的地方有好貨,但心裡沒底,不敢貿然下去,就想先學學理論,安全第一嘛。”
這個理由合情合理,秦雨不疑有他,反而很欣賞林海這種謹慎的態度:“確實,深潛不是小事,安全規程必須嚴格遵守。你想了解哪方麵的?”
“就從最基礎的開始吧,比如水壓變化、氮醉、減壓病這些……”林海翻開小本本,拿出筆,一副認真聽講的樣子。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秦雨化身成了耐心的秦老師。
她從壓力與體積的關係波義耳定律)講起,解釋了為什麼下潛需要平衡耳壓,為什麼不能快速上浮;詳細說明了氮醉的現象、深度閾值和應對方法;重點強調了減壓病的原理、危害以及如何通過控製上浮速度和進行安全停留來預防。
林海聽得非常認真,不時提問,將關鍵點一一記錄在本子上。這些知識枯燥卻至關重要,是他通往深海寶藏之路必須打下的地基。
“還有就是裝備一定要可靠,每次下水前必須檢查,”秦雨補充道,“最好能有個潛伴,互相照應。林海哥,如果你真打算嘗試,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千萬不能獨自冒險。”
“我明白,謝謝你了秦雨,真是幫大忙了!”林海合上本子,真心實意地道謝。這些知識,靠他自己摸索,不知道要走多少彎路,冒多大風險。
“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秦雨笑了笑,能幫上忙她也很高興。
理論課程暫告一段落,林海沒有急著立刻實踐。他反複研讀筆記,在心裡模擬各種情況。氣運值也在日常工作和一些小收獲中緩慢增長著【氣運值:8100】。
幾天後,又是一個退大潮的日子。
林海暫時放下深潛的計劃,像以前一樣,拎著桶,帶著【尋蹤手套】和工兵鏟,來到了村東頭的灘塗。
這種基礎的趕海,既能收獲些日常吃用的海鮮,也能穩步提升氣運值。
灘塗上已經有不少村民在忙碌了。看到林海,大家都熱情地打招呼。
“林海來啦!”
“今天看看有啥好貨!”
林海笑著回應,感受著村民們發自內心的友善,與兩年前的境遇已是天壤之彆。
【尋蹤手套】微微發熱,指引著方向。他跟著感覺走,在一處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泥灘下,挖到了七八個肥美的象拔蚌!每個都有小臂粗細,價值不菲。
【收獲象拔蚌7個),預估價值2100元】
接著,他又在一片礁石區的縫隙裡,逮到了一隻不小的青龍蝦,估摸著能賣個四五百塊。
雜七雜八的蛤蜊、蟶子也撿了不少,自家吃或者送人都行。
快到潮水開始上漲時,手套再次傳來較強的感應。他加快動作,從一片水窪沙地下,挖出來一個造型奇特的大海螺——鸚鵡螺!雖然隻是空殼,但形態完美,花紋豔麗,是非常受歡迎的海洋工藝品。
【收獲完整鸚鵡螺殼1個),預估價值800元】
這一趟灘塗趕海,收入又超過了三千元。對於現在的林海來說,算不上巨款,但這種穩定收獲的感覺讓人踏實。
他將象拔蚌和青龍蝦賣給了來村裡收鮮貨的魚販,收入2500元。那個漂亮的鸚鵡螺殼則帶回家送給了林溪,把小丫頭高興壞了,說要放在書桌上當寶貝。
喜歡漁村天眼:我的趕海運氣值爆表了請大家收藏:()漁村天眼:我的趕海運氣值爆表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