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富的魷魚收獲讓林海看到了夜捕的潛力。
一個人乾雖然收入全歸自己,但實在太累,而且“海溪號”的誘魚燈光覆蓋範圍有限。
如果能組織起一個小隊,用更大的燈光陣列,吸引更大範圍的魚群,效率肯定會更高,也能讓合作社的成員多一份收入來源。
這個想法在合作社的例行會議上提出來,立刻得到了積極響應。尤其是幾個年輕力壯的社員,對晚上出海捕魚這種帶點挑戰性的事情很感興趣。
“林海哥,帶我一個!我力氣大,能熬夜!”阿水伯的兒子阿明第一個舉手。
“我也去!晚上出海多有意思!”另一個叫小飛的年輕後生也躍躍欲試。
老根叔雖然自己不去,但也支持:“年輕人就該多闖闖,跟著林海,我們放心!”
林海選了包括阿明、小飛在內的四個手腳麻利、水性好的年輕人,組成了合作社的第一支“夜捕小隊”。
他又從合作社的公賬裡支取了一部分資金,加上自己添了點,購買了兩組功率更大的專業誘魚燈和備用蓄電池。
第二天晚上,夜捕小隊首次出征。
除了林海的“海溪號”,還額外租用了一條稍大的漁船,由經驗豐富的老根叔負責開船和照看,兩艘船並排停靠,燈光全部打開,頓時在海麵上形成一片巨大的光亮區域,蔚為壯觀。
“哇!這麼亮!魚肯定都得跑過來!”阿明興奮地喊道。
“彆光顧著看,準備好鉤子和抄網,魚來了就手腳麻利點!”林海笑著吩咐,自己也做好了準備。
強大的燈光效果立竿見影。
吸引魚群的時間比林海獨自作業時縮短了一大半,而且聚集過來的魚群規模明顯更大!
不僅有成群的魷魚,還有更多趨光性的魚類,如青占魚、小帶魚、甚至還有幾條不小的馬鮫魚!
【發現大規模趨光魚群!】
隊員們頓時忙活起來,下鉤的下鉤,抄網的抄網,驚呼聲和歡笑聲此起彼伏。
“我這鉤上來一串!”
“快看!抄網裡好多小魚!”
“哎呦!這條馬鮫魚勁真大!”
林海一邊自己操作,一邊指導著隊員們技巧:“抖鉤要有節奏,彆太猛…抄網要穩,彆把魚嚇跑了…對,就這樣!”
兩艘船,五個人,效率遠非單人可比。
冷藏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填滿。
除了目標魷魚,那些雜七雜八的趨光魚類數量也不少,雖然單價不高,但架不住數量多,加起來也是不小的收入。
忙碌了將近三個小時,魚群才逐漸稀疏。
兩條船上的冷藏箱都裝得滿滿當當。
隊員們雖然個個累得滿頭大汗,胳膊酸軟,但看著如此豐碩的成果,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滿足的笑容。
返航時,天色依舊漆黑,但每個人的心裡都亮堂堂的。
清晨的碼頭更加熱鬨。兩船滿滿的漁獲引起了轟動。海鮮販子們圍攏過來,爭相出價。
最終,魷魚為主的高價值漁獲賣出了六千元,而那些數量龐大的雜魚青占魚、小帶魚等)也賣了兩千多元。總計收入八千三百元!
按照合作社的規矩,扣除租船油料和設備損耗等成本約八百元,剩下的七千五百元,林海作為組織者和船主拿四成,三千元;其餘四名隊員平分六成,每人一千一百二十五元;老根叔作為輔助駕駛員,也分得了兩百元辛苦費。
“一晚上就賺了一千多!”阿明拿著錢,手都有些抖,這幾乎抵得上他平時大半個月的收入。
小飛也激動不已:“謝謝林海哥!下次還叫我們!”
老根叔捏著兩百塊錢,笑得合不攏嘴:“這晚上吹吹海風也能賺錢,挺好,挺好!”
林海看著隊員們興奮的樣子,心裡也很高興。自己收入三千,氣運值也因此增長了不少【氣運值:58100】。
更重要的是,他成功開辟了合作社一個新的增收渠道,增強了凝聚力。
夜捕小隊的成功首航,像一陣風一樣傳遍了白沙灣。
更多年輕社員表示想要加入。
林海計劃著,以後可以輪班製度,讓更多社員參與進來,共享這份夜間海洋的饋贈。
夜捕小隊成功運行了兩次,每次都有五六千元的淨收入,參與社員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合作社的集體資金和林海個人的小金庫都穩步增長。氣運值也漲到了【65100】。
這天白天,林海沒有安排夜捕,而是帶著兩個新加入合作社、對深海捕撈感興趣的年輕社員,阿亮和小斌,開著“海溪號”進行日常捕撈,順便教他們如何使用新聲納識彆魚群和海底地形。
“看這裡,顏色深的地方就是溝,淺的是礁石,這些一閃一閃的小點,可能就是魚群。”林海指著聲納屏幕耐心講解。
阿亮和小斌看得目不轉睛,連連點頭:“這玩意真神了,比俺們以前憑經驗瞎摸強多了!”
根據聲納指引,他們在一處三十米深的礁石區下網,收獲不錯,撈上來幾十斤各種礁石魚,還有幾隻螃蟹,估計能賣個兩千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