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運值穩穩停在67點,林海卻發現海麵上的勘探船又多了一艘。
當他從海底撈起那個刻著“福”字的木箱時,遠處快艇的馬達聲已經清晰可聞。
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剛剛恢複平靜的白沙灣。
林海站在碼頭,深吸一口帶著海腥味的空氣,視野中的ui界麵清晰顯示著【氣運值:67100】。
箭頭微微顫動,指向村西那片被台風洗禮過的礁石區。
“海哥,今天還去收蟹籠嗎?”小軍騎著三輪車過來,車上裝著新補的漁網,“昨天那根沉木可真是意外之財,趙經理說要是還有這樣的料子,他朋友全收。”
林海點點頭,目光卻不由自主地瞟向遠處海麵上新出現的一艘勘探船。
兩艘標著“海洋資源開發公司”的船隻,正一左一右地停泊在“三礁口”外圍,像兩隻盯著獵物的海鷗。
“去,不過得快點。”林海收回目光,“我總覺得那些勘探船的人也在打蟹籠的主意。”
兩人駕著“海溪號”出發時,海麵還風平浪靜。
但林海注意到,那艘熟悉的白色快艇也同時離港,不近不遠地跟著他們。
今天的蟹籠收獲異常豐富。
第一個蟹籠被拉出水麵時,裡麵不僅有大大小小的梭子蟹,還纏著幾條色彩斑斕的珊瑚魚,其中最顯眼的是一條通體銀白的珍稀魚種。
“這是...銀月鯧?”林海仔細辨認,“市場上起碼五百元一斤,這一條就有兩斤多!”
緊接著,第二個蟹籠更是讓兩人目瞪口呆。
籠子裡除了常規海獲,竟然夾帶著幾個鏽跡斑斑的瓷片,上麵隱約可見青花紋路。
“這...這是海撈瓷?”小軍聲音都抖了。
林海強壓激動,小心地將瓷片取出。
就在這時,那艘白色快艇突然加速靠近,船頭站著的還是那個戴墨鏡的中年男子。
“朋友,收獲不錯啊!”男子高聲喊道,“我們公司正在這一帶做海洋資源調查,可以給你們提供技術支援。”
林海不動聲色地將瓷片收進船艙:“謝謝好意,我們小本經營,自己摸索就行。”
男子也不糾纏,笑了笑便指揮快艇離開。
但林海注意到,他們繞了一圈後,在“福昌號”沉船的大致坐標附近減速,似乎在進行水下掃描。
返航途中,林海借口檢查漁網,悄悄將瓷片拿給同船的秦雨看。
“這是清代民窯的青花瓷片,”秦雨仔細端詳,“看釉麵和紋飾,應該是外銷瓷。如果完整器皿,價值不菲。這些碎片雖然破損,但也能賣給一些收藏愛好者,這幾片大概能值兩千元左右。”
林海心中一震。瓷片的出現,進一步印證了“福昌號”沉船的存在和價值。
下午,林海以修繕台風損壞的防護網為由,召集合作社成員開會。
他故意模糊了發現瓷片的具體位置,隻說是收蟹籠時偶然所得。
“最近外來船隻頻繁,大家要多留個心眼。”林海提醒道,“特彆是晚上巡邏的時候,注意有沒有陌生船隻靠近養殖區。”
老根叔抽著煙袋:“小海說得對。我昨晚守夜時,好像看到有船燈在‘三礁口’那邊亮了大半夜。”
阿水伯也點頭:“我家小子說,前兩天有幾個外地人打聽租船去遠海釣魚的事,問得特彆細,連水深和海底地形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