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灰色的雲層低垂,海風帶著濕鹹的氣息撲麵而來。
林海站在“海溪號”的駕駛艙內,目光緊盯著彩色雙頻掃描聲納的屏幕。暗礁區的地形在屏幕上呈現出錯綜複雜的信號,仿佛海底潛伏著一頭猙獰的巨獸。
“海哥,這地方看著就邪門。”
小軍扶著船舷,望著下方翻湧的海水,“浪比來時大了不少。”
林海沒有回頭,手指在海圖上劃過一道線:“根據秦博士破譯的海圖和聲納數據,‘福昌號’的主體最可能卡在這兩道暗礁之間的狹縫裡。深度估計有六十米,比原來預估的還要深。”
他走到船邊,取出那台花費不少氣運值兌換的水下高清攝像頭。
設備入水時,林海心中默算:氣運值來之不易,此次偵察關乎後續探索的成敗,必須確認沉船位置,評估風險。
屏幕上首先出現的是渾濁的海水和搖曳的海草。
攝像頭緩緩下潛,暗礁的輪廓逐漸清晰——它們如同巨獸的獠牙,犬牙交錯地矗立在海底。
水流在這裡變得異常湍急,帶動攝像頭微微晃動。
“再往左一點。”林海指揮著小軍操控纜繩,“對,就是那個縫隙。”
突然,畫麵定格了。
在兩道暗礁形成的天然囚籠深處,一個巨大而規則的陰影靜靜臥在海底。
儘管覆蓋著厚厚的沉積物和海藻,但那筆直的線條和圓弧的輪廓,無疑是人造船體的特征。
一截斷裂的桅杆斜插在泥沙中,更證實了它的身份。
“找到了!”小軍激動地拍了下船舷,“真是條大船!”
林海還沒來得及回應,畫麵中的另一些細節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沉船周圍的區域,散落著幾段嶄新的繩索,一個壓縮氣瓶的碎片卡在礁石間,甚至還有一把鏽跡尚淺的潛水刀。
“這些不是古物。”林海眉頭緊鎖,“看那繩索的切口,是最近才留下的。”
小軍湊近屏幕,倒吸一口涼氣:“海哥,有人搶先了?”
話音未落,一陣強風掠過海麵,船身劇烈搖晃起來。
林海瞥了一眼愈發陰沉的天色,果斷下令:“收回設備,立刻返航!台風不等人。”
返航的路上,林海一言不發。那些現代潛水工具的殘骸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孫經理的人不僅找到了位置,而且已經嘗試過探索。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比他想象的更加緊迫。
白沙灣碼頭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漁船陸續歸港,漁民們忙著加固纜繩、收拾漁具。
村內廣播循環播放著台風預警:“台風‘海神’預計36小時後在本市沿海登陸,請各船隻在今日18時前全部回港避風...”
林海剛跳下船,就看見蘇曉月正指揮社員們加固合作社的門窗。
她利落地將一綹被風吹散的發絲彆到耳後,聲音在風中斷續傳來:“...檢查塘口的防護網,特彆是紫藻林的培育區...”
秦雨也在人群中,正蹲在塘邊指導老根叔如何為紫藻林的暫養區域增加防護:“...要用雙層網,間距不能太大...”
看到這團結一心的景象,林海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傍晚,林家屋內燈火通明,與窗外呼嘯的風聲形成鮮明對比。
“聽說這次台風是近幾年最強的,”母親憂心忡忡地往林海碗裡夾了塊魚,“明天談判完了就趕緊回來,彆在海上逗留。”
父親沉默地扒了幾口飯,突然起身:“我去碼頭再看看‘海溪號’的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