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將海麵染成一片暖金色。
合作社的院子裡,眾人正在清點下午的收獲,準備將海貨分類裝箱,明天一早送往鎮上的海悅酒店。
沈舒雲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她看著林海熟練地將不同種類的海鮮分類、稱重,然後由蘇曉月記錄入賬。
“這些錦繡龍蝦,按個頭和鮮活程度,均價在每斤340元左右,這五隻總共5.8斤,就是1972元。”
林海一邊將龍蝦放入特製的保溫箱,一邊解釋道,“這兩條野生大黃魚,七兩的那條600元,八兩的那條700元,總共1300元。再加上其他雜魚、蛤蜊和蟶王,今天下午的收獲總計3865元。”
沈舒雲聽得認真,眼中閃著光:“真沒想到,趕海的收獲這麼可觀。而且都是純野生的,品質這麼好,難怪海悅酒店願意出高價。”
“這是我們合作社社員共同的勞動成果。”
林海笑了笑,將屬於自己那部分的收入——1350元現金收好,其餘的則放入合作社公共賬戶。
這筆錢他打算存起來,作為將來探索沉船的專項資金。
這時,阿水伯走過來,對林海說:“林海,今晚潮水不錯,要不要組織夜捕小隊?最近碼頭那邊燈光下聚集了不少魷魚,個頭都挺大。”
夜捕是沿海漁民的傳統,利用魚類的趨光性,在夜晚用燈光吸引魚群,再用抄網捕撈。
林海看向沈舒雲:“沈小姐有興趣體驗一下夜捕嗎?和白天趕海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沈舒雲立刻點頭,眼中滿是期待:“當然要!我還沒見過夜晚的大海呢。”
夜幕降臨,白沙灣碼頭上亮起了數盞大燈,將海麵照得如同白晝。
五六艘合作社的小漁船分散在光區周圍,林海帶著沈舒雲、蘇曉月和秦雨登上了“海溪號”。
夜晚的海風帶著涼意,沈舒雲裹緊了外套,站在船頭,望著被燈光吸引而逐漸聚集過來的魚群,驚歎不已:“太美了!像水下星空一樣。”
林海遞給她一個抄網:“試試看,對準那些遊動的影子,快速下網。”
沈舒雲接過抄網,學著林海的樣子,看準一條遊近的魷魚,迅速下網。
然而魷魚敏捷地一閃,逃之夭夭。她不服氣,又試了幾次,終於成功撈起一條巴掌大的魷魚,興奮地叫起來:“我抓到了!”
看著她孩子氣的笑容,林海也不禁莞爾。
他發現沈舒雲雖然出身優越,但沒有絲毫嬌氣,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學習能力也很強。
與此同時,林海的收獲更為豐厚。
他沒有使用係統工具,僅憑經驗和技巧,就撈起了二十多條肥美的魷魚,還有幾條被燈光吸引來的海鱸魚。
按市價估算,這批夜捕的收獲能賣出近八百元。
秦雨則利用這個機會,采集了夜晚的水樣和浮遊生物樣本,為她的研究積累數據。
蘇曉月安靜地坐在船尾,記錄著收獲,偶爾抬頭看看正在教沈舒雲辨認魚種的林海,眼神複雜。
休息間隙,沈舒雲坐到林海身邊,遞給他一瓶水:“累了吧?今天真是大開眼界,沒想到趕海有這麼多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