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雲剪輯的趕海視頻發布後,起初幾天波瀾不驚。
林海依舊每日清晨趕海,合作社的運轉也按部就班。
他的個人小金庫因持續的收獲,又悄悄增加了兩千多元,氣運值也穩步提升至【35100】。
然而,就在一個普通的周三下午,合作社那部平時很少響起的對外聯絡電話,突兀地響了起來。
正在整理賬目的蘇曉月接起電話:“您好,白沙灣合作社。”
“喂,你好!我是在網上看到你們趕海視頻的!”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略顯激動的男聲,“視頻裡那個能抓到好多大龍蝦和小黃魚的林社長,真的在那裡嗎?我們幾個朋友周末想過去玩玩,能體驗一下趕海嗎?就照視頻裡那樣!”
蘇曉月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是沈舒雲的視頻起了效果。
她捂住聽筒,看向正在和阿水伯商量船隻維護的林海,眼中帶著詢問。
林海也有些意外,沒想到效果來得這麼快。
他走過來,從蘇曉月手中接過電話,語氣平和地回答:“您好,我是林海。周末趕海體驗可以的,我們會安排有經驗的社員做向導。不過需要提前預約一下人數,方便我們安排。”
“太好了!我們這邊初步有八個人,周六早上到!”
對方聽起來非常高興,又詢問了些細節,比如價格、時長和需要準備的物品。
最終,林海參照之前商定的方案,定下每人300元的體驗費用包含基礎趕海工具使用和向導服務,收獲的海貨可按市價的一定比例賣給合作社,或自行帶走)。
這八個人的到來,意味著合作社在休閒漁業這塊,即將迎來第一筆兩千四百元的收入。
掛斷電話後,辦公室裡的幾人都有些欣喜。
“真有人來了!”老根叔搓著手,既興奮又有點緊張,“咱們真要靠帶人玩泥巴賺錢了?”
“老根叔,這不隻是玩泥巴,這是一種體驗。”
秦雨笑著糾正,她最近也在幫忙設計體驗活動中的科普環節,“我們要讓他們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和漁村的文化。”
沈舒雲更是成就感滿滿,她晃了晃手機:“看吧,我就說視頻有效果。這才隻是一個開始,後續肯定還會有更多人谘詢。”
果然,接下來的兩天,合作社又陸續接到了幾個谘詢電話,初步確定了另外兩批遊客,加起來也有十來人。
光是預收的體驗費用,就達到了五千多元。
這筆錢雖然不算巨款,但意味著合作社找到了一條全新的、可持續的收入渠道。
為了迎接周末的客人,合作社忙碌起來。
林海帶著幾個年輕社員,規劃出兩條安全的趕海體驗路線,既能讓遊客有所收獲,又避開了核心的養殖區和資源保護區。
蘇曉月和小芳忙著準備接待物料和製作簡單的安全須知。
沈舒雲則和秦雨一起,設計了一些有趣的打卡點和海洋知識小卡片。
周六一早,第一批八名遊客準時抵達。
他們是幾個相熟的年輕白領,從鄰近城市自駕過來,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負責帶隊的是阿水伯和另一位經驗豐富的社員福海叔。
林海作為合作社的負責人,自然也到場迎接。
他看著阿水伯和福海叔有些笨拙卻又無比認真地講解著趕海技巧,帶著那些穿著嶄新防水褲、拿著小耙子小桶的遊客們走向灘塗,心中有種奇妙的感覺。
“怎麼樣,林大社長,看著自己的‘創意’變成現實,感覺如何?”沈舒雲不知何時走到他身邊,笑著問道。
“感覺……責任更重了。”林海看著那群人的背影,認真地說,“以前隻對自己和社員負責,現在,還要對這些懷著期待而來的客人負責。”
沈舒雲聞言,眼中欣賞之色更濃。她喜歡林海這種踏實和負責任的態度。
兩個多小時後,趕海的隊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