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涎香帶來的資金迅速轉化為合作社實實在在的硬件提升。
幾天後,訂購的海水淨化係統和彩色雙頻掃描聲納相繼送達。
安裝海水淨化係統是個技術活,主要是在合作社擴建的暫養池區域進行管道鋪設和設備調試,由供應商派來的技術人員主導,阿水伯和老根叔帶著幾個年輕社員在一旁幫忙學習。
看著清澈的海水經過層層過濾、殺菌後流入暫養池,池子裡那些肥美的厚殼生蠔和扇貝似乎都更顯精神,社員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這套係統不僅能穩定養殖水質,減少病害,未來甚至可以考慮嘗試養殖一些對水質要求更高的名貴海產。
而新聲納的安裝則更讓林海期待。
他和老根叔、小虎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將這台嶄新的設備安裝在“海溪號”的船艙內。
黑色的顯示屏,密集的功能按鍵,看起來就比之前那台老舊單頻聲納高級不少。
“走,出海試試水!”林海大手一揮,迫不及待地想檢驗新裝備的效果。
“海溪號”再次啟航,這次沒有明確的捕撈任務,主要目的是測試新聲納,順便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新發現。
同行的除了老根叔和小虎子,秦雨也跟了過來,她對新設備探測海底地貌和生物群落的能力很感興趣。
船隻駛離碼頭,進入開闊海域。
林海打開新聲納,屏幕亮起,呈現出遠比舊設備清晰、細膩得多的海底圖像。
雙頻掃描使得它既能大範圍探測魚群,又能精細分辨海底結構。
“謔!這東西真清楚!”
老根叔看著屏幕上清晰顯示出的海底礁石輪廓、起伏的沙泥地,以及不時掠過的一小群一小群的魚信號,嘖嘖稱奇。
“你看這裡,”秦雨指著屏幕上一片顏色略有差異的區域,“這裡底質可能不同,或許有貝類聚集。”
小虎子則興奮地觀察著魚群信號的大小和密度,判斷著價值。
林海操控著船隻,在不同水深和地貌的區域穿梭,測試著聲納的各種功能。
新設備果然物有所值,探測範圍和精度都大大提升,這意味著以後尋找漁場、規避海底障礙物會更加高效和安全。
就在他們測試得差不多,準備返航時,林海駕駛船隻經過了一片位於“三礁口”外側、水深約四十米左右的區域。
這片區域海底地勢較為複雜,有不少溝壑和小型礁盤。
突然,聲納屏幕上出現了一處不同尋常的信號反饋。
那不是一個典型的魚群信號,也不是單純的海底礁石。
信號區域不大,但回聲強度很高,形狀略顯規整,邊緣清晰,靜靜地躺在一條海底溝壑的邊緣。
“老根叔,秦博士,你們看這個!”林海將船速放緩,指著那個異常信號。
老根叔湊過來,眯著眼看了半天:“這……不像魚群,也不像普通的石頭堆。倒有點像……沉船的木結構?或者是什麼人造的東西?”
秦雨也仔細觀察著:“回聲很強,說明材質密度大。形狀確實有些非自然。需要更近距離、更低速掃描才能進一步判斷。有可能是沉沒的舊船,也可能是其他海洋工程遺棄物。”
沉船?
這兩個字瞬間撥動了林海的心弦。
他想到了“福昌號”,想到了那些銀錠和珍貴的船長日誌。
難道這片海域下麵,還隱藏著另一艘沉睡的古船?
他立刻集中精神,嘗試調動係統的氣運指引。
然而,視野中的ui界麵並無特殊反應,氣運箭頭並未指向那個信號位置,氣運值也穩定在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