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還未散儘,藍鯨勘探公司的車隊已經駛入了白沙灣。
三輛黑色越野車整齊停在合作社辦公樓前,引得早起的村民紛紛駐足。
“陣仗不小啊。”
老根叔蹲在合作社門口的石階上,眯著眼睛數了數下車的人數,“來了六個人,還有個洋麵孔。”
林海整理了下衣領,深吸一口氣。今天這場談判,關係到合作社未來幾年的發展格局。
他看了眼係統界麵,氣運值穩穩停在55100,【資源價值評估】的工具圖標在微微發亮。
會議室裡,藍鯨公司的陳總監開門見山:“林社長,8的分成比例確實超出了我們的授權範圍。不過總公司很看重這個項目,特意派來了我們的首席地質專家dr.ison。”
金發碧眼的ison博士用流利的中文接話:“我對你們海域的地質構造很感興趣。數據顯示,這裡的礦脈伴生著罕見的稀土元素,這在國際市場上都是搶手貨。”
林海與秦雨交換了一個眼神。果然,這些專業公司掌握的信息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多。
“既然礦脈價值更高,那麼8的分成並不過分。”
林海不卑不亢,“而且我們要求共享環境數據,這也是為了可持續發展考慮。”
談判持續了整個上午。最終達成的協議是:藍鯨公司支付六十萬元勘探權費用,分成比例定為6.5,合作社派兩名人員參與勘探,並共享全部環境數據。
“合作愉快。”陳總監在合同上簽下名字,看似平靜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如釋重負。
送走藍鯨公司的人,林海立即召集核心成員開會。
“這次談判我們占了先機,”秦雨分析道,“但我覺得他們答應得太爽快了,可能礦脈的價值比我們評估的還要高。”
蘇曉月核對完合同條款,抬起頭來說:“六十萬勘探費三天內到賬。我建議把這筆錢的四十萬投入新建一個現代化育苗場,剩下的二十萬作為合作社的應急儲備金。”
“育苗場的計劃我同意。”
林海點頭,“不過在那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ison博士提到的稀土元素是怎麼回事。”
下午,林海再次來到海上,運用【海洋生態感知】能力仔細探查礦脈區域。
當他將感知力聚焦到礦脈核心時,不僅確認了稀土元素的存在,還發現那個“空洞感”的區域正在發出一種奇特的生物信號。
更讓他驚訝的是,這種信號似乎在回應他的感知,如同海底深處有個智慧生命正在與他對話。
“秦博士,我需要你幫忙分析一組數據。”林海回到實驗室,將感知到的信號頻率記錄下來,“我覺得礦脈裡可能存在著某種我們未知的生物。”
秦雨接到數據後臉色逐漸凝重:“這個頻率很特殊,我需要聯係海洋大學的生物聲學實驗室。如果真的是未知生物,那開采礦脈可能會麵臨環保層麵的阻力。”
就在林海他們為海底新發現忙碌時,村裡的休閒漁業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因為藍鯨公司車隊的到來,不少遊客好奇地前來打聽,反而帶動了趕海體驗項目的熱度。
阿水伯帶著一隊遊客,在淺灘區就收獲了二十多斤的蛤蜊和蟶子,按照每斤15元的市場價,這一趟就為合作社帶來三百多元的收入。
“今天來了五撥遊客,總收入兩千八百元。”
晚上結算時,蘇曉月開心地報出數字,“照這個趨勢,這個月休閒漁業收入能突破八萬元。”
林溪也獻寶似的拿出她的新作品——一幅描繪海底礦脈的想象畫。
畫麵上,發光的礦脈如同大地的血管,而在礦脈深處,她畫了幾個模糊的、散發著柔和光暈的生物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