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平買上牛肉就趕緊往家裡趕。
當他剛到門口的那一刻,他看到大門口站滿了人。
劉福平看到這麼多人,已經明白一切了,他大已經去世了。
他立刻跑著衝進屋裡,眼前,他大已經把壽衣穿好了。
就躺在桌子後麵,冰涼的地麵上。
劉福平立刻跪倒在地,一股心酸排山倒海著湧上心頭。
他後悔,後悔自己回來的遲了,
不但沒能見上大(父親)最後一麵,而且牛肉也沒能讓老人家吃一口。
他流著淚,把買來的牛肉放到桌子上,又把包牛肉的紙打開,希望父親能夠吃到。
劉老漢的喪事,由老漢的四弟主持。
幾個老弟兄也商量了,哥哥的棺材和一切費用由幾個老弟兄承擔。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對哥哥生前拉扯他們,給他們成家做出的一切一種報答。
再說,兩個侄兒也沒有能力來出這筆錢。
在老漢四弟的安排下,先派出了幾個族裡的晚輩,
按照幾個出嫁女兒家的方向,分頭去給她們報喪,
又派了一個沉穩的村裡人,去請陰陽先生。
挑了幾個遠門子的族裡人,等著陰陽來以後,劃好墓地,去打墓,
一切都按照老規矩進行著。
五天後,劉老漢被埋進了祖墳,在他父親的左邊靠下一點睡了下來。
死的死了,活著的還得繼續活著。
劉老漢的百日剛過,福平一家還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的時候,
一件可以化解悲傷的喜事來了,劉根田的媳婦有了身孕。
烏雲籠罩的這個家,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
尤其是福平娘,老太太她整天高興的見人就說
“我要抱孫子了!”
從此,老太太也沒有閒著,
她把舊衣服拆了,洗的乾乾淨淨的,再裁剪成小孩穿的衣服。
為了這個即將出生又讓她等了許久的孫子,老太太可是沒閒著。
半年後,離孫子出生還有一個來月的時候,老太太卻沒能等到這一刻,和老伴劉老漢一樣,帶著遺憾死了。
她沒能等到孫子的出生,也沒能親眼看看這個孫子。
命運就是這樣的不公平,誰也改變不了這一切。
人間的事就是這樣,死的死生的生,永遠的新老交替著。
隨著一聲啼哭,劉家迎來了一個新人,是個男孩。
可當孩子生下來後,劉根田的媳婦吳小霞連一滴奶都沒有。
第一天,就開始用麵糊糊給孩子喂點吃。
家裡基本上都揭不開鍋了,
由於村集體的解散,劉根田在村裡教書,也發不上工資。
沒辦法,劉根田辭去了村裡教書的工作,去了兩當縣磚瓦廠打工掙錢了。
這一辭職,他的命運也就跟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至於後半生過的極其悲涼。
命運總是把每個人的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農村的人也有把命運的好壞歸咎到祖墳上。
就在他打工的第二年,全縣所有的民辦教師全部轉正,端上了鐵飯碗。
而劉根田他沒有熬下來,也沒能等到這一天的到來。
劉福平,可能天生就是個養殖的命。
在這兩年多時間裡,他養的羊從五隻,變成了三十隻。
再有一年,會成倍的增長,就可以為這個破敗不堪的家起到支撐了。
改革開放的風也刮到了農村,在外打工的劉根田,也嗅到了這股風。
他辭去了磚廠的工作,回到坪村的家裡。
用他打工攢的錢做起了收羊買羊的生意。
由於讀過書,又有文化,他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很快。
劉根田每天穿梭在鄉下,
把收來膘肥體壯的羊倒給肉廠。
把瘦小的羊放到他哥劉福平的羊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