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裡上百噸的掛麵被銷售一空。
用掛麵換來的麵粉開始加工掛麵。
加工完掛麵剩餘的麵粉,被分發到幾家掛麵廠的門市部銷售,這樣依次循環著。
拖欠幾十個工人三個月的工資也發了。
而且糧食局批下來的幾十噸麵粉也到了,經費也下來了。
廠子活了,而且今後的工資得到了保障。
這樣的同等交換,廠裡已經解開了多年以來的死扣,良性循環著。
不愁糧食局不批麵粉,也不愁銷路。
其它麵粉廠也不用愁麵粉銷路問題。
隻是利用以前的銷售網路,銷售掛麵,等於深加工了一次。
接下來該論功行賞了,十多萬元的庫存,基本上被劉陽一個人給解決了。
按照當時廠裡的承諾,提成是貨物的10!
這次,劉陽就分得了一萬多元,這一萬多元在當時,就是工人三年的工資收入。
這可不是小數,這是一筆巨款。
雖然劉陽拿了這麼多錢,每個人都眼紅,但是都是很服氣的。
起碼廠裡欠了三個月的工資發了,而且廠裡又開工了,不管將來如何,最起碼現在還能掙到工資。
劉陽一連三天都沒有好好睡覺,他是興奮的,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一下子能掙這麼多。
而且爭的是心安理得,光明正大。
這人呢!一旦嘗到甜頭,他的心會更大,更貪,才會有野心!
可話又說回來了,沒有貪念,沒有野心的人是乾不大的。
劉陽就這一下,就連跳幾級,
現在屬於自負盈虧的時代,他的升官,隻不過是廠裡內部任命,不值錢!
劉陽被任命為廠裡的銷售副科長。
如果放到以前,那可了不得,妥妥的官。
要不是廠裡有個上頭正式任命的科長擋著,他劉陽就是科長了。
雖然是副科長,但是這銷售的事都是他說了算,正科長就是個傀儡擺設罷了!
劉陽雖然年齡小,但是有這幾件大功勞,廠裡的人都對他是恭恭敬敬的。
就連他剛來時,帶他的張經理也對他很恭敬!
張經理自從來到掛麵廠上班,就在門市部乾,他也是廠裡幾個門市部裡麵最能乾的。
可現在還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
劉陽村裡被劉保正帶出來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學手藝的,而且有些人乾到一半,就跑到建築工地上去了。
就像劉保正經常說的口頭語,沒有一個有出息的。
九三年的這一年,大部份當時幾千人的大國營廠相繼倒下,買斷。
鋼廠,軸承廠,機械廠,針織廠,毛線廠。
這些都是當時最好最紅火的國營大廠。
聽張廠長說,這些廠都是當年人人最想進的廠。
在這些廠裡上班的人,出來走在路上的神態都不一樣。
每個廠都是幾百上千人,一到上下班,就像黃河的水一樣,黑壓壓的幾公裡。
那壯觀的場麵他至今都眼紅。
在這些廠上班的人,不但工資福利不錯,而且找對象也特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