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路一帆風順,而有的人一路坎坷,最終被逼到了絕境。
劉小萍,三十來歲,她是劉保正的女兒。
劉保正是劉陽的引路人,他們都是一個村的。
可以說沒有劉保正,也就沒有劉陽的今天。
這次改革,劉保正工作的單位也沒能逃過這次時代的浪潮,倒閉了。
劉保正用這些年攢下來的錢買下了運輸公司的一輛貨車,自己跑起了運輸。
這天,劉陽剛回到廠裡,就看見院子裡停著一輛貨車。
劉陽一看就知道,是劉叔來了。
他知道,劉叔又來找張廠長,就直接去了張廠長的辦公室,推開門,果然是劉叔。
“劉叔,你來了,這段時間咋不見你!”
劉保正有氣無力的說
“公司倒閉了,一直忙著買斷的事!”
從劉保正和張廠長的眼神可以看出,劉叔一定還有其它的事。
因為劉陽清楚的記得,劉叔從來就是個樂嗬的人,從來沒有見他發愁過。
在劉陽的追問下,最後,劉保正還是把這件關於女兒的事告訴了劉陽。
劉保正的女兒小萍,第一個男人是在工地做架子工,從高空失足掉下來,當場人就咽了氣。
沒能留下隻字片語,唯一留下的就是一個三歲的孩子。
工地上賠了幾萬塊錢的撫恤金。
可是,小萍狠心的小叔子和強悍的婆婆先下手為強,把男人的喪命錢一把攥進他們的口袋。
說是男人死了這錢不能入她的手!
怕她拿了錢改嫁,由他們保管,作為孩子的撫養費。
自從男人走了,婆家橫豎看小萍不順眼,張口閉口就說小萍克死了丈夫。
儘管小萍低眉順眼,忍氣吞聲,也沒能換來婆家的半點憐憫。
婆家沒有她的容身之處,她被迫無奈隻有選擇離開。
但婆家不允許小萍把孩子帶走,說是孩子是他們家的根,自然撫恤金也休想拿走一分。
劉保正是個要麵子的人,沒有為女兒撐腰。
小萍一個單身寡婦就這樣被淨身趕出了婆家。
那時小萍才隻有二十來歲歲,但那時候她的心已經死了,沒打算再找男人。
彆人都說她是克星,她也害怕這樣的惡夢再次發生在她身上。
出了婆家的門,娘家也回不去。
因為小萍知道,父親是方圓幾個村裡唯一在外工作的人,又是個把麵子看得比命都重的人。
小萍就像被遺棄的孤兒,世界之大卻沒有她的棲身之處。
小萍隻好離開老家去城裡一家飯店做了服務員。
除了在家務農的母親偶爾悄悄地來看她,再沒人關心她在外麵過得好不好。
沒人在乎她的死活,小萍學會了堅強,咽下所有的悲痛。
因為她知道,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人可以依靠。
小萍每天除了兢兢業業做好本職作業,幾乎和外界斷絕了聯係。
人前笑,人後哭,生活教會了她如何偽裝自己。
那時的她隻想好好工作,不再奢望這輩子再成家。
可偏偏命運沒有放過她。
小萍上班一個月後,老板看她做事細致又認真,就把調到了廚房學配菜。
配菜的工資比服務員高,心想老板是瞧得起她,她絕不能辜負老板的期望。
所以做事比以前更加吃苦賣力。
後廚裡麵幾個炒菜的師傅,當中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小夥子經常找小萍搭訕。
他總是說小萍做事又快又好,哪個男人娶了這樣的老婆真是好福氣。
記得一天有個服務員悄悄告訴她說
“那個小夥子對你有意思呢!”
小萍一心隻想乾好她的工作,從來沒往彆處想。
她沒把服務員的話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