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一個人,再怎麼乾,也還是趕不上季節。
家裡沒有養牲口,每年下來,她家的糧食總是最少的。
雖然劉保正在外麵能掙錢,總是說不要緊。
但是對於羅英來說,地就是她的工作,種不好地,就意味著她把這個家沒有守好。
沒辦法,她每年到了忙種的時候,就會背著一袋子煤炭來找劉福平。
用煤炭換福平用牛給她犁地,幫著她種地。
煤炭對於羅英來說,她根本就多的燒不完。
可對劉福平來說,那可太稀缺了,有錢也沒地方去買。
兩家互相交換下,各自都得到了想要的。
後來劉保正知道福平一直在幫他家種地,他們又是同歲,一起長大。
乾脆劉保正在拉煤路過的時候,就多裝幾袋,給福平家也多給幾袋。
所以,一直以來,劉保正和福平的關係一直很好。
可以說,在坪村這個不大的社會裡,隻有劉保正看的起福平。
時間一長,劉保正拉的貨源也多了,很少見的鬆木,給供銷社拉的罐頭,還有化肥,他都會在經過的時候偷著卸點。
這自然也少不了福平的。
劉保正也是個記情的人,這樣的好事福平得到了很多很多。
後來,劉保正拉磚頭,就卸磚頭,拉蓋房的木頭,就卸木頭,拉水泥,就卸水泥。
這些卸在大路旁,都是福平用牛車一點一點的轉運回來的。
時間一長,劉保正攢下了一院房的材料。
有了這些蓋房的材料,他叫上福平做木工,從市裡又叫來了磚瓦工。
蓋了當時最流行的一院一磚到底的五間平,(就是五間房連在一起,屋頂一樣平整。)
木材都是少見的鬆木材料,屋頂上麵是機製的大紅瓦。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房屋的牆,都是用三七切的。
這一下,坪村附近十裡八鄉的人都知道了,眼饞的人走著來坪村參觀。
房蓋起來後,劉保正自然不會虧待福平,工錢是工錢,木料是木料。
而且他又讓福平給他家做家具,一做就是兩套,福平一套,他一套。
那個時候,劉保正已經很有錢了。
他的頭腦靈活,開著公家的車,經常拉私活。
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他越乾越有門路,活越多。
那些膽小的後來也都明白了,可是他們的貨源又特彆少。已經遲了。
直到後來運輸公司倒閉改製了。
多少人都買不起運輸公司的車,劉保正一下子前後就買了兩輛。
他一輛,給大兒子也買了一輛,劉保正帶著兒子跑起了運輸。
他又先人一步,借著改革,賺了不少錢。
可當他有病準備在家休息的時候。
卻意外的得了腦溢血,半身不遂了。
人的命運就是這樣,順起來了,連大山都擋不住。
如果走起背運來,一個小石子就可以讓人骨折,永遠的站不起來。
劉保正這個坪村傳奇一生的人,就這樣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從此,他將躺在炕上,慢慢的度過他的後半生,再也不可能站起來看著美好的世界。
他掙來的那麼多錢,也隻能留給兒孫來享用了,他就連他的退休工資也花不完。
人的一生世事無常,靜等命運如何安排!
喜歡牧羊的絕戶請大家收藏:()牧羊的絕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