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下,一場倒閉潮正在蔓延。
由於銀行的貸款收縮,大多數企業為了生存下去,選擇在民間融資,也就是俗稱的高利貸。
這其中不單單是小微企業,還有大企業。
企業在銀行貸款到期後,一般來說都是還進去之後,就可以馬上再貸出來。
為此,大多企業都會選擇過橋,借高利貸,還銀行的錢。
然後銀行的錢出來後,再還掉高利貸。
本身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可這次,大多數企業還進去,銀行就不給貸了。
這樣就導致企業還不上高利貸,隻能每月承受高額的利息。
本身就不景氣的企業,很快就出現了資金鏈斷的問題。
為了支撐下去,他們都不斷的選擇民間資本,用高利貸養高利貸,走進了死胡同。
改革發展到了現在,各行各業都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產能過剩,很多企業都有大量的庫存。
一些外貿出口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出口有的減少一半,有的直接失去了出口訂單。
大量的倒閉潮正在蔓延,和劉陽這樣借高利貸,欠債跑路的不是個例,是那個時期的一個縮影。
銀行貸款越收緊,民間高利貸越活躍,一下子民間湧出了像李勇這樣無數個專門放高利的人。
一夜之間,老板跑路,企業倒閉,搖搖欲墜,苦苦支撐的企業不計其數。
燕南在廣州的刺繡廠也受到了衝擊。
她的訂單量直接減少了一半,尤其是出口訂單。
一些交了定金的出口訂單,直接不要了。
好在燕南的廠子不是重資產企業,隻是沒錢掙,對廠子的生存不影響。
可劉陽這邊的廠子就不一樣了,全國城市大的一些超市關門倒閉,
再加上糧油行業庫存量大,導致麵粉廠、掛麵廠、食用油廠的庫存越來越多。
庫存的加大,本來就資金緊張的廠子,幾乎就要停產了。
企業一旦停產,很多負麵影響就會接踵而來。
銀行,原材料供應商,工人的工資,廠子的運營資金。
現在,擺在燕南和王力學麵前的難題一天比一天多。
劉陽出走的死活,燕南心裡雖然著急,但是她現在已經顧不到了。
劉陽跑路是不想牽扯連累她,可現在已經牽扯到了她,並且連累到了。
那一千萬的貸款以及她刺繡廠的五百萬資金,讓她們兩家已經綁在了一起。
現在,燕南唯一能讓兩家企業擺脫困境的就是不能讓劉陽的企業倒下。
如果劉陽的企業倒下,那就不是劉陽一個人跑路了,她和小琴也都得跟著跑路了。
燕南讓王力學把所有供應原材料的商家叫到了公司。
幾家合作多年的供應商也是急切的想找到突破口,大家都紛紛來到廠裡。
王力學介紹說
“這位是劉總的朋友,王燕南,為了這個廠子,王總把她廠裡的資金都墊到了廠裡,今天讓大家來,是商量一下我們都該咋辦的事。”
王力學介紹完後,燕南說
“我猜想,你們都和劉陽一樣,手裡都積壓了不少庫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