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一路有說有笑的來到坪村。
她們提著早就準備好的禮物,來到福平家。
看到的不是熱鬨的年味,而是冷清。
家裡隻有三個老人和孩子。
福平和吳小霞把燕南她們招呼進屋。
燕南問
“阿姨,強強也不回來嗎?”
吳小霞把強強不回來的理由說給了燕南。
燕南雖然是外人,不應該管人家的家事,可她實在無法理解劉強強的做法。
她認為,劉強強的這種做法,是個有良知的人都得說他。
燕南又問
“強強的電話是多少,我給他打電話說說!”
吳小霞說
“不要打了,我就沒這個兒子!”
在燕南的堅持下,吳小霞把電話號碼給了燕南。
燕南撥通了電話。
燕南說
“強強,過年了,家裡就你爸你媽和你大爸三個人,你也不回來看看。”
強強問
“你是誰!”
“我是燕南,”
劉強強說
“我家的事不用你管,該乾啥乾啥去!”
燕南說
“你家的事我不管的話,你的這幾個老人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吧!你也是上過學的,你咋就忍心不管你的父母呢!”
“人家過年都熱熱鬨鬨的,你回來看看,家裡連個肉菜都沒有!你忍心在城裡吃大魚大肉嗎?你還是個人嗎?”
麵對燕南的指責,強強掛斷了電話。
他對燕南的指責氣憤到了極點,嘴裡絮絮叨叨的罵的特彆難聽。
燕南和弟弟一起出門去了鎮上,買了些肉菜,又趕著拉了回來。
吳小霞對燕南說
“娃,你買這些肉菜乾啥,我們都吃不下,榮榮在外受罪,我們不忍心。”
燕南知道作為一個母親的心思,她也不知道怎樣勸說。
她對吳小霞說
“阿姨,你放心,劉陽沒事,我一定能把劉陽給找回來。”
燕南說了一陣寬心話,就和弟弟王小北他們走了。
回去的路上,燕南心裡不是滋味,這種場景,多像小時候她們家的場景。
年就這樣開始了,不同的家庭,過的年是不同的。
有高興的,有難過的,有惦記的,也有躲債的。
年三十晚上,福平家三個人,看著炕桌上簡單的幾個菜,都吃不下去。
燕南家的氣氛就不同了,一家人高高興興的說著,鬨著,年的氣氛很濃。
吃完後,一家人看著電視,燕南又想起弟弟路上說的話。
燕南問
“小北,你說出口質量要求很高,不換設備行不行。”
王小北說
“那肯定不行,每個國家都有他們的標準,達不到人家的標準是不行的!”
“我把標準給你發到qq郵箱裡,你看一下。”
燕南說
“要是換設備,那還看什麼,一套設備下來得多少錢!”
王小北說
“現在國家不是有專項的資金扶持糧油行業嗎?其中就有設備更新的專項資金,你過完年去跑一跑。”
燕南聽到這樣的話一下子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