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霞和根田出走尋兒子的消息很快身邊的這些親戚朋友都知道了。
尤其是燕南,她雖然還沒有做過母親,但是從她牽掛劉陽的程度,她就能夠理解劉陽父母的這一舉動。
燕南沒有親自去找尋劉陽,是因為她理智,她知道,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要想找一個人,那有多難,幾乎是不可能的。
她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放棄一切,去尋找劉陽,去追尋失去的愛情。
可她沒有這樣做,她選擇了替劉陽把即將倒閉的企業給撐起來,等待劉陽回來的那一天,
還能像以前一樣,接著乾他喜歡的事業。
燕南這次沒有去追劉陽的父母,她知道,這樣做,劉陽的父母或許心裡會好受一點。
一個心裡裝著愛情,一個心裡裝著母愛,
吳小霞和根田來到新疆,她們兩個在城市的郊區租了一間不大的房子,暫時住了下來。
從此,這個陌生的城市就多了兩個身影。
每天早上,吳小霞就和根田兩個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街頭。
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她們兩個堅信,隻要兒子還活著,她們就一定能夠找到。
吳小霞的這種不切實際的心態,做父母的不難理解。
明明知道這是大海撈針,明明知道希望渺茫,但是她們不會放棄那渺茫的希望。
一開始,街頭巷尾,人多的地方,就是他們尋找的地方。
後來,她們找尋的目標改在了工地。
所以,每個工地的人都知道,這老兩口是找人的。
每個工地,她們都重複著找,她們想今天不在,或許明天就在。
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心態,隻要心存一點希望,這就是她尋找下去的動力。
去的多了,工地上的人也對她兩個熟悉了。
都是生活在底層的人,有時候趕上吃飯的點了,工地上的人會留下老兩口吃些飯。
並且會說
“隻要有這麼一個人來工地,我們一定會告訴他你們找他。”
越有這麼多的好心人關心,吳小霞感覺越有希望。
就算這個城市找不到,最起碼這個城市有一些人知道這件事。
萬一兒子哪天來到這裡,就會知道她們在找他。
半個月時間,吳小霞帶著根田找遍了這個陌生的城市。
雖然一點消息都沒有,但是她的心情卻好了很多。
這是一種良心的心理安慰,使他不再去鑽牛角尖的往壞裡去想。
初春的新疆,天氣異常的寒冷,一到晚上,會下起小雪。
隻要一下雪,吳小霞就越是牽掛兒子。
她在睡不著的時候常常想兒子是不是躲在那個山洞裡,這樣冷的天氣,有沒有凍著,有沒有餓著。
下了一夜的雪,也擋不住吳小霞尋找兒子下落的腳步。
天剛亮,吳小霞就和根田起來了。
鍋裡煮著幾十個雞蛋,這是她們兩個一天的口糧。
雖然出來的時候帶著錢,但是她們還是舍不得吃一碗麵。
節儉了一輩子,能省的她們基本上不花。
撿來的礦泉水瓶裡,吳小霞都用涼開水裝滿了。
雞蛋煮好了,吳小霞把雞蛋放到涼水裡。
就開始給她們兩個煮方便麵了。
昨天,丈夫在找兒子的路上一直說他想吃方便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