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的過著,馬上就到清明節了。
在坪村,家家都在包紙錢,割上墳的紙條。
上墳的紙條是用白紙、黃紙、藍紙割成十五公分長、五公分寬的紙條,上麵用硬幣打上鋼印。
在上墳的那一天,拿割好的紙條用手指頭戳在墳上的土裡。
這樣一來,家家都要提前準備,隻有福平沒有準備。
自從去年過年福平決定不再給先人燒錢後,福平現在決定連墳都不上了。
在他的認知裡,祖先就應該保佑子孫後代,他不求祖先保佑子孫大富大貴,隻要能平平順順的就行。
可他的祖先讓他斷子絕孫,如今讓侄兒家破人亡。
有了這樣荒唐而無奈的想法,這樣一來,福平和先人豈不是就成了仇人了,福平自然就不給先人燒紙錢,不上墳了。
福平就是這樣一種人,想的事總是和常人不一樣,要想改變他的想法,除非事情按照他想的來,否則,打破頭也不鬆口。
他就是一個既倔強又執著的一個人。
福平為何把家裡的一切都歸結在他家的墳裡呢!
這就是一種農村封建傳下來的思想,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人們往往把自己家的窮日子和子孫的出路寄托在祖墳裡。
這樣才有繼續生活下去的希望,比如說在看墳地的時候,陰陽會說
“這個地方將來會出一個當官的。”
“這個地方將來人丁興旺!”
“這個地方將來財旺!”
陰陽先生說的這些話,有時候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真的,都不同程度的靈驗。
祖祖輩輩傳下來,假的也變成真的了。
所以,福平這一輩子,就記得陰陽先生說他們家族大房缺女人,而且靈驗了。
有了這些因素,福平能有些樣不切實際的想法是正常的。
清明節的這天早上,在縣城當官的侄子劉強強回家上墳來了。
劉強強自從吃上公家飯後,他把祖墳看的比什麼都重要,每年過年他不回家,但是每年清明他必回來上墳。
當劉強強來到家門口後,發現大門鎖著,屋裡沒人。
現在還不到地裡忙的時候,人都去了哪裡,他有些納悶。
就在這時候,福平帶著劉陽的兒子從羊場回來了。
福平老遠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人,走近一看,是二侄子劉強強。
劉強強問
“大爸,我爸媽呢!我哥的娃你咋帶著。”
福平看了一眼強強,生氣的說
“你問你爸媽乾啥,我們死了都和你沒關係!”
劉強強聽到這話,他也生氣了,他說
“你們一個個對我這樣是乾啥呢!”
福平說
“乾啥你不知道,你還是這家裡的人不,你看到沒有,你小時候我就是這樣帶大的。現在能乾了,就不認這個家了,”
福平生氣的指責劉強強,又和他帶著的侄孫子比較著。
劉強強一臉無所謂的說
“這個家這樣子怪我嗎?還不是我哥鬨騰的!”
福平聽到劉強強這樣說,一個很溫和的人也來氣了,他轉過身罵道
“你就不該回來,你爸媽去新疆找你哥了,現在,你哥死活不知道,你爸媽死活也不知道,你還在這裡劃分責任,你趕緊走,這一家人的死活和你沒關係。”
劉強強一聽,父母為了他哥不遠千裡去了新疆,現在大爸又指責他,所有的人都把矛頭對準了他。
這個沒良心的不但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想著一家人都偏向哥哥,不待見他。
心理已經扭曲了的強強,產生了對哥哥的嫉妒。
他覺得,這個家有今天的不幸,家人對他的排斥,都是哥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