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張寧帶著那些黃巾軍從屬們進入太行山已經兩年時間了。
現在時間已經到了,中平三年。
這兩年時間裡,張寧她們在太行山裡一共開辟出來了十二處大型的耕地。
當然了那些零碎的耕地就更是沒有數了,當然了這兩年時間裡。
老天爺,也沒有很給麵子。
大漢的天災,不但沒有減少。
甚至還有嚴重的趨勢,就連太行山裡也不是很好過。
不過,太行山裡現在畢竟是有張寧這個穿越者在的。
麵對著天災,張寧多少還是有些後世應對天災的經驗和知識在的。
畢竟,不管怎麼說,張寧也是一個農村人。
小時候,也是經曆過人工抗災的。
雖然說,那時候也不是純人工了。
但是,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相對於漢末來說比較科學的抗災知識的。
比如,在天還下雨的那些時間裡。
在地勢低窪處,鑿山開石挖出來巨大的儲水池。
將雨水儲起來,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用一塊塊的木板,將水池蓋起來。
當然了,張寧除了這個儲水池以外。
還運用她的變態體力,在山上挖了很多的深井。
要知道,現在可沒有鑽井機那種東西。
所以,這些最深有四五十丈的深井。
可都是張寧親自一點點的挖出來的,為此張寧不得不學會了遊泳和潛水。
因為這些井到了一定深度以後,那就已經開始泉水了。
想要繼續往深裡挖,那就必須要在水裡作業了。
這也就是現在張寧的身體素質太過變態,要不然也根本完成不了。
還有,不要以為這些井水不夠用之類的。
要知道,這些人工挖出來的井。
可和現在機打的可不一樣,機打的井深歸深了。
可是口徑小啊,最多也就是一尺直徑。
但是,人工挖出來的井。
最少也是能讓一個人進出的,甚至越往下麵越大。
當然了,這樣的井一但人不注意也容易掉進井裡。
所以,為了人員安全。
張寧,還將人工壓力打水的那種壓水井頭給搞出來了。
張寧搞出來了壓水井頭以後,在那些黃巾軍從屬們心裡的地位那就更加的高了。
對了,說到這個壓水井頭就不得不提一下,連接壓水井頭和井裡水的那根抽水管子了。
這要是在後世那個科技繁榮的時代,那這種四五十丈長的密封很好的管子。
那還是相當的容易找到的,無論是橡膠的還是軟塑料的。
就是某些有錢人喜歡用純金鑲鑽的,隻要你有錢那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不過,張寧現在所在的這個時間點,那可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漢末啊。
所以,著實是將張寧給愁死了。
一開始,張寧還打算用竹子接起來。
不過,由於接口處密封問題,加上竹子在水裡時間久了就容易壞所以放棄了。
大家不要懷疑,漢末那時候太行山還是有竹子的。
然後,張寧又嘗試了很多的方法。
都沒有成功,最後還是張寧用在太行山出產的鐵礦。
使用了小時候,在農村見到的那種大煉鋼鐵時候的小鋼爐。
煉出來了,巨量的鋼鐵。
然後,張寧用自己變態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