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講到土地了,那就不得不說說張寧對於,自己統治的地盤上的貨幣進行的改革了。
本來張寧是沒有想要對漢末的五銖錢進行什麼變動的。
因為張寧自己也知道,貨幣這個東西千萬不能亂搞。
要不然很容易讓原本穩定的市場,都給搞廢了。
畢竟,張寧在原本時空的時候,也是在各種新聞上看過那些瞎幾把搞的人,最後是怎麼將一個原本還可以的國家給禍害完的。
不過,在張寧第一年收稅收。
然後,年底盤賬的時候。
張寧,著實是被那堆成小山的五銖錢給弄的無語了。
本來,張寧還以為一小山能有多少錢呢。
可是,點過以後才發現也沒有多少。
張寧看著一個小山五銖錢,她感覺這樣的東西即占地方。
又沒有多少錢,而且還怕有哪個碩鼠順走幾枚。
也不容易察覺,當時張寧就感覺五銖錢這個東西著實是有些太不友好了。
尤其是,這些五銖錢放時間長了也容易生鏽。
更重要的是,要是有什麼長途的大宗交易。
那運輸起來,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張寧當時,第一時間就想起來了銀行這個東西。
不過,張寧想想這個漢末時代。
各個諸侯爭霸,要是遇到有原則的諸侯。
比如劉備或者要麵子的比如袁紹,那至少麵子上還是過的去的。
但是,要是遇到那些心黑的,比如曹操袁術,亦或者呂布之流。
那他們肯定直接就強搶了,即使不強搶也可以搞個強盜之類的。
反正,在這個漢末時期。
張寧可不相信,她要是弄出來一個類似銀行這樣的機構。
就能安穩的運行下去,即使要建立銀行這個東西。
那也應該是將來,等到張寧建立了國家以後的事情了。
不過,張寧想到了銀行的時候。
也自然就想到了她原來時空的貨幣體係了,當然了張寧也知道在這個漢末時期推行紙幣。
那肯定是有些不合時宜了,而且更關鍵的是張寧她也造不出來印錢的紙啊。
還有她現在都還沒有,弄成最普通的印刷油墨呢。
更何況是,印錢用的特殊油墨?
不過,張寧雖然說不能使用紙幣。
但是,張寧卻是能借鑒那套貨幣體係的。
於是,張寧就在自己的地盤上。
搞了一個貨幣體係,她除了認同現在正在使用的五銖錢以外。
還鑄造了和五銖錢一個模樣的銀製的五銖錢,還有黃金鑄造的金五銖錢。
同時,張寧規定三十枚銅五銖錢,等於一枚銀五銖錢。
五十枚銀五銖錢,等同於一枚金五銖錢。
也幸虧張寧當時在廣宗城和曲陽城,都從那些世家豪強那裡搜刮了不少的金銀珠寶。
要不然,張寧這第一批的銀五銖錢和金五銖錢,還真的就不好鑄造出來呢。
對了,張寧也改了賦稅的繳納方式。
張寧規定,她的地盤上不收糧食。
而是,直接統一收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