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洛陽的董卓,接到了李傕郭汜的緊急求援。
這個時候的董卓,心裡還是有些心氣在的。
於是連忙召集自己的謀臣武將,在朝堂上進行商討:“關東的那幫反賊,竟然興兵攻擊京畿重地,現在已經到了虎牢關了,諸位都是朝廷的官員,這個時候總應該為朝廷出份力吧!”
眾朝臣心裡怎麼想的不知道,不過沒有人站出來為董卓分憂卻是事實。
而坐在皇位上的劉辨,這個時候年紀畢竟還小。
他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意見,即使有以現在董卓把持朝政的情況也不會有什麼作用的。
董卓見沒有人出來哪怕說句沒用的屁話,這讓董卓的心裡就很不爽了。
他直接點名楊彪道:“楊司徒,汝有何策能為陛下分憂?”
都被點名了,楊彪也不能繼續裝死了。
於是,隻能出列道:“下官以為,相國可親自前往討之,量關東反賊必會聞太師而降!”
雖然董卓在控製了朝堂以後,確實是有些跋扈了。
也有些被京城的酒色消磨了心誌,但是這可不代表著董卓現在就已經沒腦子了。
楊彪這個明顯是在敷衍並且,還把自己當傻子糊弄的主意。
董卓都不怎麼用動腦子,也知道楊彪沒安什麼好心。
不過,在表麵上董卓也找不出什麼錯來。
這就是楊彪的狡猾之處了,反正你要我拿主意我也給了。
同時,馬屁也明晃晃的拍了。
至於主意你用不用,那就是你董卓自己的事情了。
再加上,董卓也不像是後來的曹操想殺誰就殺誰。
雖然說這個時候的董卓,已經有朝那個方向發展的意思了。
不過,畢竟這個時候的董卓還是有些理想的。
雖然也沒剩多少了就是,但是肯定是比他裹挾滿朝文武遷都長安以後要強太多了。
所以也隻是冷哼一聲,然後就當楊彪是個屁給放了。
最後,董卓還是將目光看向了已經完全投靠自己的李儒。
雖然《三國演義》裡,將李儒寫成董卓的女婿。
甚至,將董卓能走到權傾朝野的功勞,也歸功於李儒的謀劃。
可是曆史上,李儒是董卓進京以後才投靠董卓的。
當然了,李儒投靠董卓以後。
董卓確實是非常倚仗著李儒的謀劃就是了,就像是現在董卓也是將目光看向了李儒。
李儒雖然心裡為董卓的表現很失望,不過現在的李儒確實是已經和董卓綁的太死了。
所以,在這個關乎董卓和李儒自己性命的時候。
李儒也隻能站出來了,李儒道:“相國,現在朝廷應該下旨斥責反賊,同時給虎牢關的李郭兩位將軍派去援軍。”
董卓,聞言心裡總算是找到了主心骨。
他對著上方的劉辯道:“請陛下下旨斥責反賊!”
其他的朝臣們,雖然心裡不情願。
但是,由於之前董卓已經殺了不少朝臣了,所以底下的那些朝臣自然是不敢有什麼人反對的。
當然了,董卓殺的那些朝臣肯定不是像楊彪這樣的世家大族的人的。
沒見當初袁紹和袁術,都敢當麵罵董卓了董卓也沒有敢把人家怎麼樣嗎?
甚至,袁紹都敢拿劍指著董卓說:“吾劍也未嘗不利!”
最後,董卓不還是要乖乖的給袁紹一個渤海太守嗎?
當然了,董卓現在肯定是後悔死了。
而小皇帝劉辯,這個時候也不過十幾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