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刺董失敗、亡命天涯的消息,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天下忠臣義士心中對董卓殘存的一絲幻想與忍耐。董卓隨之而來的大肆搜捕、株連,以及更加肆無忌憚的暴行包括最終悍然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讓所有明眼人都清楚,漢室傾頹,已至懸崖邊緣,若不奮力一搏,則國將不國!
青州,平原郡。州牧府內,氣氛肅殺而激昂。
劉衍手持最終定稿的討董檄文,立於堂上,目光如炬,掃視著麾下文武。左側,田豐、賈詡、徐庶肅然而立;右側,關羽、張飛、張遼、趙雲、典韋按劍以待,殺氣盈庭。
“諸君!”劉衍聲音沉渾,回蕩在大堂之中,“董卓逆天無道,穢亂宮闈,廢立聖上,屠戮忠良,人神共憤,天地不容!今我劉衍,以漢室宗親、青州牧之名,告祭天地祖宗,傳檄四海:邀集天下忠義之士,會盟酸棗,共舉義兵,討伐國賊董卓,匡扶漢室江山!”
他深吸一口氣,展開檄文,朗聲誦讀,字字鏗鏘,句句如刀:
“……卓,豺狼野性,凶逆恣睢……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矯命稱製,穢亂宮掖……幽禁太後,弑害弘農……人神同疾,天地不容!……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隕首喪元,必無二誌!……”
檄文讀完,堂內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怒吼:
“討伐國賊!匡扶漢室!”
“好!”劉衍環視眾人,開始點將發令:
“關羽、張飛!”
“末將在!”
“命你二人為前部正副先鋒,率‘春秋營’、‘槍兵營’及弩兵一部,共計一萬五千精銳,即日開拔,先行趕往酸棗,占據有利地勢,修築營寨,等待大軍彙合!”
“遵命!”關張二人慨然領命。
“張遼、趙雲!”
“末將在!”
“命你二人率領騎兵營五千騎,為我大軍側翼,負責偵察、警戒、掩護糧道,並相機襲擾敵軍!”
“領命!”張遼沉穩,趙雲銳利。
“典韋!”
“末將在!”典韋聲如巨雷。
“親兵營隨我中軍行動,護衛周全!”
“主公放心!典韋在,中軍穩如泰山!”
“田豐!”
“臣在!”
“元皓先生留守青州,總攬一切政務後勤,確保前線糧草軍械供應無虞!蘇婉協理內府,安定後方。”
“豐,必不負重托!”田豐肅然躬身。
“賈詡、徐庶!”
“屬下在!”
“文和、元直隨軍參讚軍機,負責聯絡各路諸侯,協調盟軍事務!”
“詡庶)領命!”
安排已定,青州這台龐大的戰爭機器轟然啟動。無數糧草輜重從各地倉庫起運,一隊隊精銳士卒開出營寨,在將領的率領下,向著西方,向著帝國的中心方向,浩蕩進軍。平原城外,“劉”字大旗與“討董”、“興漢”的旗幟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與此同時,攜帶檄文的使者,騎著快馬,分赴全國各地:東郡曹操、冀州韓馥、豫州孔伷、兗州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乃至幽州的公孫瓚、渤海的袁紹,皆收到了劉衍以“漢室宗親”名義發出的會盟邀請。
檄文所至,天下響應!
曹操在陳留率先散家財,合義兵,公開響應劉衍,並發布了自家撰寫的檄文,與劉衍遙相呼應。
袁紹在渤海得到檄文,雖對劉衍搶了“首倡義兵”的名頭略有微詞,但深知此乃大勢所趨,亦開始集結兵馬。
韓馥、孔伷、劉岱等諸侯,或因忠義,或因大勢所迫,或因想要在亂世中分一杯羹,也紛紛表態將派兵前往酸棗會盟。
天下的目光,瞬間聚焦於青州,聚焦於那位年輕的州牧劉衍!他以其宗室身份、穩固的青州基業以及首倡義兵的膽魄,無形中已然成為了此次討董聯盟的核心人物與發起者。
中軍大帳內,劉衍身著戎裝,手持“裂陣”槊,望著西方。賈詡立於其身側,低聲道:“主公,義旗已舉,然諸侯聯軍,各懷心思,恐難齊心。此行,凶險與機遇並存。”
劉衍目光堅定,毫無畏懼:“我自知之。然大義在前,豈能退縮?何況,這亦是讓我青州軍威,揚於天下之時!傳令全軍,加快速度,兵發算棗!”
曆史的車輪,在劉衍的有力推動下,加速駛向了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的宏大篇章。而劉衍,已不再是曆史的旁觀者,而是置身於旋渦中心,試圖攪動風雲的執棋之人。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