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生,我這就去挑選人手,明日一早,就進山砍木頭!”周有誌猛地站起身,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狂熱的光芒。他覺得自己又將參與一項偉大的創舉。
趙衡滿意地拍了拍周有誌的肩膀,叮囑道:“注意安全。這活不急於一時,但一定要細致,要選好料。桶的尺寸,等我畫出圖紙,你再開始製作。”
“是!趙先生!”周有誌抱拳應下,轉身便去人群中尋找他手下最得力的幾名木匠。他要將這個“驚天”的消息,以及趙先生的最新“任務”,告訴給他的兄弟們。
趙衡看著周有誌在人群中穿梭的身影,目光再次回到手中的粗瓷大碗。他嘗了一口那酒,這次卻覺得它帶著一種彆樣的甜味。那不是酒的甜,而是希望的甜,是山寨即將迎來又一次蛻變的預兆。
他將碗中的酒一飲而儘,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起如何設計木桶的樣式,以及如何利用甘蔗汁和那些看似無用的甘蔗渣。這不光是一種酒,更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清風寨在亂世中立足的又一張王牌。他要讓這“新酒”成為清風寨的另一張名片,如同那比黃金還貴的白糖一般,流傳天下,為清風寨帶來無儘的財富和力量。
夜色漸深,篝火依然熊熊燃燒,肉香和酒香在山寨中彌漫。趙衡坐在原地,看著不遠處正在為孩子們分發烤肉的澹台明月,她的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鐵蛋和果果也興奮地手舞足蹈,小嘴巴上沾滿了油漬。在這溫暖的夜色裡,趙衡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家庭的溫馨,更有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清風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他,將是這條路上的引路人。
慶功宴的熱鬨持續到深夜,但清風寨的運轉並沒有因此停滯。第二日清晨,當大部分人還在宿醉中蘇醒時,趙衡將昨天從錢德海那裡拿回的銀票送到澹台明月的手裡後,澹台明月大吃一驚,她想到糖霜可能很賺錢,但沒想到如此賺錢,足足十一萬兩。
趙衡如同往常一般,早早的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高爐、糖作坊、礦區、巡邏隊、甚至農田開墾,好多都需要他親自過問,甚至親自指導。清風寨的各項事務如同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而趙衡,便是那個永不停歇的鞭策者。
他先是去了一趟煉鋼作坊。三丈高的“一號高爐”在夜以繼日地運作著,吞吐著赤鐵礦石和焦炭,火光映紅了工匠們疲憊卻堅毅的臉龐。鐵臂張正帶領著工匠們,小心翼翼地從模具中取出冷卻後的鋼錠,每一塊都泛著青幽色的光澤,沉甸甸地握在手中,昭示著無與倫比的價值。
“鐵臂張大哥,近來可有發現什麼問題?”趙衡走到近前,低聲詢問。他關注的不僅僅是產量的提升,更在意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任何一個小小的紕漏,都可能影響最終的鋼材品質。
“趙先生,高爐運轉一切順利,兄弟們也都熟悉了流程。隻是……”鐵臂張說到這裡,遲疑了一下,用粗糙的手掌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隻是這挖礦、煉焦的兄弟,人手還是有些緊張。咱們要供應高爐不間斷地煉鋼,需要的鐵礦石和焦炭實在太多了。每天從山上運下來的礦石和焦炭,僅僅夠高爐燒個一天一夜。要是再開二號高爐,隻怕就供不上了。”
趙衡心中了然。這正是他近期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清風寨的人口雖然快速膨脹,已經達到了三千二百餘人,但真正能投入到高強度生產環節的人手,卻遠遠不夠。除去八百名精兵要輪流巡邏、守衛山寨,還有三百多老弱婦孺需要照顧,五百人編入了新兵營進行訓練,鐵臂張的匠作營又去了三百名好手。如此一算,能投入到挖礦、煉焦、製糖這些體力活上的,隻剩下一千三百餘人。而這一千三百人,還要分散到各個環節,人力的缺口,如同一個無底洞。
“我知道了。我會想辦法調配人手。”趙衡沉聲回應。他看著那些身形健壯的俘虜和流民,每個人都背負著重擔,在各個崗位上忙碌著。他們揮灑的汗水,鑄就了清風寨的勃勃生機。然而,這種高強度、高壓力的生產模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和優化,遲早會達到極限。
離開煉鋼作坊,趙衡又轉到糖作坊。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甜香,周老實這位曾經的俘虜,如今已是作坊的管事,他指揮著百餘名工人,有條不紊地操作著石磨、過濾,蒸煮,提煉著那純白如雪的糖霜。
然而,即便如此,趙衡的心中依然感到一陣無力。他每天從早到晚,穿梭於各個作坊、礦區、訓練場之間,親自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從人員調配,到物資管理,從技術指導,到生產監督,事無巨細,他幾乎要親力親為。他不是沒有想過放權,但奈何清風寨內部,除了幾個核心人物,真正能夠獨當一麵,具有管理能力和文化素養的人才,實在太少。
澹台明烈是戰場上的猛將,統帥千軍萬馬不成問題,但在這些精細化的生產和管理方麵,卻顯得力不從心。澹台明月心思縝密,但在內宅和情報方麵更為擅長,而且她還要照顧孩子。澹台明羽雖然也在快速成長,從一個熱血衝動的武夫,逐漸向一名合格的將領轉變,但他的長項依然在軍事指揮和對外事務上。至於陳三元、瘦猴等人,皆是驍勇善戰的忠心部屬,卻也缺乏係統的管理知識和經驗。
這種“人手荒”和“人才荒”,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沉沉地壓在趙衡的心頭。他感到自己的精力正在被無數瑣碎的事務一點點地消耗,而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清風寨要發展,必須要有完善的體係和各司其職的人才。
傍晚時分,趙衡終於回到自己的小院。他洗去一身疲憊,坐在院中,看著正在教孩子們識字的澹台明月。她輕柔的聲音,伴隨著孩子們稚嫩的誦讀聲,為這個忙碌的山寨帶來了一絲難得的寧靜。
喜歡穿越古代,靠賣豬頭肉養活兒女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靠賣豬頭肉養活兒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