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汴京城西的濟世堂外已排起長隊。李若水穿著洗得發白的青布公服,正為一位老農診脈,動作嫻熟,神情專注,絲毫不見朝廷官員的架子。
趙宸帶著張猛,站在街角靜靜等候。他手裡捏著一張帖子,上麵寫著“故楚康惠王裔孫趙宸,謹謁李大人”——楚康惠王是他高祖的封號,雖已過氣,卻仍是宗室身份的憑證。
直到午時,李若水才送走最後一個病患,帶著藥箱往府衙方向走。趙宸連忙上前:“李大人留步,晚生趙宸,有事求見。”
李若水停下腳步,打量著趙宸,見他雖衣著樸素,卻身姿挺拔,眼神清亮,不似尋常攀附權貴之輩,微微頷首:“閣下是?”
“晚生乃楚康惠王後裔,自祥符縣來,有邊患要事欲向大人稟報。”趙宸遞上帖子。
旁邊的門房是個勢利眼,見趙宸穿著普通,又聽說是“過氣宗室”,頓時嗤笑道:“我們大人忙著呢,哪有空見你這種……”
“老張。”李若水打斷門房,接過帖子看了一眼,眉頭微蹙。楚康惠王一脈早已沒落,怎麼突然冒出個後裔?他雖疑惑,卻還是道:“有什麼事,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隨我回府吧。”
到了李府,分賓主坐下。李若水呷了口茶,開門見山:“閣下說有邊患要事,不知是什麼?”
趙宸沉吟片刻,開口道:“大人可知,近日金國使者頻繁往來遼國?”
李若水眼神一凝:“略有耳聞,金遼素來不和,使者往來或為試探,不足為奇。”
“不然。”趙宸搖頭,語氣凝重,“晚生在祥符縣時,曾遇見過一位從遼東逃難來的商人,據他所說,金國已暗中與遼國叛徒勾結,約定來年開春共分遼地。而金國真正的目標,恐怕不止遼國。”
他頓了頓,拋出係統提供的“金國動向分析”核心內容:“金人本是遊牧部落,近年鐵器普及,軍事實力大增,其主完顏阿骨打野心勃勃。一旦遼國覆滅,我大宋便會直麵金國兵鋒。可如今朝廷卻沉溺於議和,邊防軍備廢弛,這才是最大的隱患!”
這番話如同驚雷,炸得李若水心頭劇震。他雖主戰,卻也隻關注遼金戰事的表麵,從未想過金國竟有吞並遼國後南下的野心。
“你說的……可有證據?”李若水追問,聲音都有些發緊。
“商人之言雖無實證,但金人的動向可窺一二。”趙宸道,“他們近年頻繁購買我大宋的絲綢、茶葉,卻暗中大量收購鐵器、糧草,這不是通商,是在為戰爭做準備!”
李若水沉默了。他想起上月戶部的奏折,說金國邊境的鐵器走私案激增,當時隻當是尋常走私,如今想來,竟是如此!
他重新打量趙宸,眼神已從最初的審視變為鄭重:“趙郎君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見識,實屬難得。你可知,這番話若傳出去,會引來多少非議?”
“晚生隻求大人能早做準備,護我大宋百姓周全。”趙宸起身拱手,“先祖曾言,宗室子弟,當以家國為重。晚生雖落魄,不敢忘本。”
李若水看著他眼中的真誠,又想起他帖子上的宗室身份,心中一動。如今朝堂上主戰派勢弱,若能得一位有見識、有膽識的宗室相助,或許能多一分力量。
“好。”李若水也站起身,“趙郎君的話,我記下了。你初來汴京,若有難處,可來府中找我。”
這已是明確的接納信號。
趙宸心中一喜,知道自己這步棋走對了。他要的不是李若水立刻信他,而是獲得一個發聲的機會。
離開李府時,門房看他的眼神已截然不同,連腳步都放輕了許多。
趙宸抬頭望向汴京的天空,雲層似乎散去了些。與李若水的相識,是他踏入汴京權力場的第一步,雖微小,卻足以撬動更多可能。
【滴!成功接觸主戰派官員李若水,主線任務進度30,獲得李若水初步信任好感度50100)。】
係統提示音響起,趙宸握緊了拳頭。接下來,該為家族平反鋪路了。
喜歡靖康逆旅:係統攜我定乾坤請大家收藏:()靖康逆旅:係統攜我定乾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