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身側,此時正站著一名渾身金甲、身高近丈之人。
正是受封“溫侯”的呂布。
他手持畫戟,眉宇間凝著幾分沉鬱。
此前率軍討伐眉塢,最終雖救回了貂蟬,卻也被董卓所化肉山擊傷。
如今董卓所化肉山竟又朝長安而來,他能怎麼辦?難辦!
“那妖孽可吞氣血之力,自愈極快,尋常刀兵難傷其分毫,當速尋仙道之人破局。”
頓了頓,他又補充:“若尋不得仙道…”
“我觀那王越所施劍術,有自然偉力,能開山斷水,或可一試…”
王允聞言,亦是麵色愁苦。
如此高手,他自是早就惦記了。
馬超北上討伐白波之時,他就派人去尋,隻是遍尋不得其蹤罷了。
他咬牙怒喝:“定是隨馬超那豎子去了!”
“當初我等資他軍械糧草,盼其早歸長安剿滅董賊。”
“然豎子無狀,枉費我等信任!討賊後竟蹤跡全無!”
他立於城頭,望著遠方煙塵滿心憤懣。
顯然,他還不知道馬超已儘得西涼諸郡之事。
不多時,雜亂的腳步聲自梯道傳來。
士孫瑞與馬日磾攜一眾老臣登城。
前者手持卷帛書,滿臉喜色,賀道:“司徒公!大喜啊!李傕、郭汜已遣人來送降書!”
老臣們亦是七嘴八舌道賀。
“董賊將滅,二賊歸降,大漢複興有望!”
“司徒公運籌帷幄,當居首功啊!”
“興漢第一功,非司徒公莫屬!”
“哈哈哈…”
王允捋須大笑,眉宇間儘是得意。
“司徒不可!”
呂布忽踏前一步,畫戟頓地鏗鏘作響。
“李、郭二人乃董賊爪牙!劫掠百姓、殘殺忠良,其罪與董賊無二!”
“今日受降,必為後患!不殺之,天理難容!”
城上瞬間寂靜,老臣們麵麵相覷。
有人點頭附和,亦有人搖頭遲疑。
馬日磾上前一步,拱手勸道:“司徒公,二賊麾下尚有數萬兵馬…”
“若逼其破釜沉舟,恐再生禍亂,望三思!”
馬日磾身後,蔡邕望著城下烽煙與哭喊,心有不忍。
亦出列道:“今長安已遭兵禍,百姓流離,望司徒公念及蒼生,早息乾戈為上…”
王允初聞馬日磾之言,還點頭思索。
再聽蔡邕所說,卻臉色驟沉。
他緩步逼近蔡邕:“蔡伯喈!汝言長安兵禍?”
“某所殺者,皆為董賊餘孽爾!汝莫非還念著董賊昔日拔擢之恩,為其黨羽求情?!”
蔡邕張了張嘴,終是歎息。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董賊雖惡,卻…”
“住口!”
王允怒喝出聲,指著蔡邕道:“此等董賊殘黨,留之何用!”
“甲士何在?拉下去斬了!”
“司徒公息怒!”
馬日磾急忙攔阻,“蔡伯喈雖有失言,卻非通敵,若斬大儒,恐失天下士子之心!”
王允這才麵色稍緩,卻餘怒未消。
恨恨道:“暫饒其命!押入廷尉大牢,再作發落!”
甲士應聲上前,架起蔡邕便往梯道而去。
老臣們望著蔡邕背影,皆麵露惶恐、憂色。
城上喜慶之氣,瞬間消散大半。
正在此時,五步外,一名持戟材官頻頻側目,似有話說,卻又不敢此時開口。
這一幕,恰被心有餘怒的王允看見。
“汝何人?鬼鬼祟祟!莫非奸細?”
王允陰沉著臉盯著他,質問道。
持戟材官身子一顫,慌忙俯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