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喉間發澀,終是垂眸,指尖鬆開時,龍榻木沿已被掐出淺痕。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弘農行宮…不過又是另一座牢籠。
旨意傳至馬騰軍中。
馬騰聽使者講到“移交兵權”時,嘴角瞬間氣歪。
他冷笑一聲,表麵躬身接旨,轉身卻暗令副將:“……”
“率軍退至潼關,嚴防異動!”
隨後,僅帶五百親兵,便往弘農行宮而去。
至宮門前,他抬手整了整甲胄,邁步覲見。
馬騰入殿,躬身行禮畢,便主動開口:“臣謝陛下恩賞,亦願移交兵權。”
話音到這,停歇兩息。
那看似粗獷的臉上,竟露出一絲狡黠笑意。
不待群臣騷動,他接著道:“然長安初定,李郭二賊降兵甚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人心未附,北方諸胡又虎視眈眈。”
“若此時擅調其兵,恐關中再生禍亂,屆時傾覆之難便在眼前!”
隨即,他話鋒一轉,又道:“修繕舊都,臣,願出人力。”
“可隴西馬氏久居苦寒之地,實無財力,恐難為無米之炊。”
說著,馬騰朝楊彪處一拱手。
“倒是楊司空,職掌水利,凡營城起邑,皆為其職。”
“弘農楊氏又世居膏腴之地,富可敵國。”
“臣以為,若臣出力、楊氏出資,修繕舊都之事必能事半功倍。”
見自己這位“族弟”言辭竟如此犀利,馬日磾收起眼中意外之色,當即出列。
“槐裡侯所言極是!此乃兩全之策!”
楊彪眯眼瞪著二人,喉間動了動,卻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合著好處你都要了,兵權你不肯交,修洛陽你還要我出錢?
然而他又說不得什麼,畢竟司空確掌營建,他無從反駁。
但仍不甘心,他高聲道:“即便如此,請將軍速將麾下八千兵馬移交虎賁中郎將!”
“如今虎賁軍重建,陛下安危大於一切!”
聽了許久,一旁皇甫嵩終是按捺不住,蹙眉上前一步。
他沉聲道:“楊司空此言差矣!”
“兵事乃太尉職掌,虎賁衛士調撥,某自會從軍中遴選,無需勞煩司空操心。”
他即便再如何政治遲鈍,也反應了過來。
這楊彪動輒兵權、兵權!這兵權是你該惦記的嗎?
說罷,他又轉向馬騰,語氣緩和幾分:“馬將軍,你帶來的八千騎兵,如今何在?”
“在潼關設防,防北方胡人與叛軍餘孽異動。”
馬騰拱手答道。
聞言,執金吾兼尚書令士孫瑞當即跨步而出。
厲聲質問:“將軍既已接旨願交兵權,為何出爾反爾?”
馬騰猛地抬眸,並指點向楊奉。
冷笑道:“諾~某在城外候旨時,哨騎來報……”
“河東白波餘孽投了黑山軍,今已奪去河東郡,兵鋒直指關中、弘農!”
“此事,倒要問問虎賁中郎將…楊渠帥!”
一旁楊彪臉色驟變,厲目瞪向楊奉。
楊奉慌忙出列,顫聲道:“臣實不知!臣昔日隻聚忠義之士,以圖為國效忠。”
“白波匪寇早已著令驅散,定是黑山賊複聚之!”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陷入一片爭執。
弘農楊氏與扶風馬氏兩派相互攻訐、指責謾罵。
馬日磾這位扶風馬氏主家,往昔雖與落魄的隴西馬氏無甚往來。
但如今馬騰得勢,他自是要全力維護。
畢竟,此前袁氏、王氏、楊氏等大族在朝中處處壓其他世家一頭。
他這扶風馬氏,在朝中早沒了往日分量。
此刻,正是重振馬氏聲勢的良機,他自然要牢牢抓住。
一場嘴炮下來,這場權力的鬥爭,終是以弘農楊氏“養虎為患”,自食其果。
扶風馬氏大獲全勝。
馬騰升前將軍、馬超晉平西將軍,父子雙雙封侯。
最終,楊彪卻仍是提出:於弘農重建羽林衛。
並要求馬騰以嫡子為質,入羽林軍隨侍天子左右,以安人心。
然而,馬騰嫡子馬鐵不過十一,與劉協同歲,馬休更是隻有六歲,如何能入羽林?
不過是討要質子罷了,馬騰沒有多說,欣然認下。
說是質子,屆時安排在天子身旁,日夜為伴,豈不妙哉?
喜歡馬超:吾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請大家收藏:()馬超:吾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