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聯盟既定,那袁本初有何懼哉!我無憂矣!”
公孫瓚拍案大笑,先前被戳破困境的狼狽也一掃而空。
信箋送走後,他當即喚來田豫:“國讓,速擬盟書!”
田豫不敢耽擱,立刻命侍者取來竹簡筆墨。
剛要落筆,馬超忽道:“我麾下郭嘉亦熟通盟誓條文,可與國讓先生共商。”
說罷,便令郭嘉上前協商修改。
郭嘉打著哈欠上前,揉著惺忪睡眼,整個人困得眼睛都快睜不開。
若非帳內遼東烈酒的醇厚香氣暈繞於鼻尖不散,勾著幾分清醒,他怕是當場就要伏案酣睡。
見“宴席”到了簽訂盟約的環節,他晃悠著走到田豫身旁。
竟直接將手臂搭在田豫肩頭,坐了下來,一副自來熟的模樣。
惹得田豫眉頭直皺,暗啐其“舉止輕浮”“有辱斯文”……
按說締結盟書這等莊重之事,旁人印象裡該是正襟危坐、字斟句酌才對。
可接下來二人“探討”的場麵,卻是令帳內眾人目瞪口呆,嘴角直抽。
“娘希匹!這‘相互援助’寫得得什麼玩意!期限呢?難不成要給你打一輩子仗?”
郭嘉一把拽住田豫衣領,唾沫星子直濺對方臉上。
田豫也不含糊,反手攥住他手腕回懟:“直娘賊!助戰兵力最少兩萬!要公孫將軍助取並州?你咋不乾脆寫冀州也給你得了!”
“好啊,那加上,這可是你說的!”
“……”
……
經過一番“友好磋商”,初稿總算落定。
馬超、公孫瓚接過盟書細看,繁文條例零零總總二十餘條。
歸總一番,大意便是:
“馬氏與公孫氏就此締結盟約,約定雙方將相互提供攻防援助。”
“武威太守,都亭侯馬超,需於三個月內,發兵兩萬響應公孫氏,於西麵牽製袁紹兵馬。”
“並贈白馬良駒兩千匹予公孫瓚。”
“北平太守,薊侯公孫瓚,需於東麵主戰場與袁紹展開拉鋸戰,必要時刻需出兵,全力助馬超奪取並州!”
“同時,調撥騎軍司馬趙雲及三百幽州突騎歸馬超麾下。”
“盟約時效一年,逾期再議。”
二人看後,對視一眼,皆頷首點頭,“龍湊義盟”就此敲定。
公孫瓚隨即揚手喝令:“眾將聽令!”
帳內諸將忽地齊齊站起,甲胄碰撞之聲鏗鏘作響。
典韋下意識前踏一步,護在馬超身側,同時摸向背後雙戟,目光警惕掃過眾人。
“此營內,今夜暫解禁酒令!”
公孫瓚的朗笑聲裡滿是抑製不住的暢快,“除值守將校外,所有人敞開了喝!儘情歡飲!”
軍令落下,諸將先是一怔,你看我、我看你。
下一刻,便爆發出哄然歡呼,方才的肅穆之氣瞬間煙消雲散。
壓抑許久的將校們呼喝著拍開案上酒壇泥封,琥珀色烈酒傾瀉入盞,濺起細碎酒花。
宴會這才終於進入宴飲階段。
不多時,兩個半人高的青銅烤爐被一隊軍士抬入。
一爐架著油光鋥亮的小蠻豕,油脂滴在炭火上滋滋作響。
另一爐烤著肥羊,焦香混著孜然氣瞬間彌漫,勾得人喉結滾動。
關靖、單經、王門、鄒靖、鄒丹等遼西諸將,在公孫瓚的帶頭下,紛紛端起酒盞圍向馬超。
“將軍遠見,助我等破袁困局,某敬您!”
“馬將軍神威,今日一見,果真……”
馬超亦起身舉杯,一一回敬。
帳內談笑聲、勸酒聲交織,氣氛愈發熱烈。
此間氛圍,比之陳留太守府內宴飲卻是大相徑庭。
在陳留那,乃諸侯宴飲,多少還保持著“貴族”禮儀。
而在龍湊,營房中皆是遼西、河北軍漢,更顯豪爽狂放。
將校們酒盞一揚便往嘴裡灌去,開口儘是粗糲鄉音。
諸如:“咱前兒一刀劈了個烏桓千夫長,奪了匹烏桓寶馬…”
“你擱這裝哈?俺上回跟將軍擱青州那嘎達,逮著黃巾砍了三百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