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義長矛破風銳嘯,直指馬超麵門!
然馬超僅微微偏頭,那裹著寒芒的矛尖便被他輕易避開,連根發絲都未傷及分毫。
麹義瞳孔驟縮。
刹那間,他甚至能看清馬超嘴角勾起的譏誚。
怒血頓時上湧,剛要擰轉矛杆再刺,視線卻驟然一花。
下一秒,眼前景象飛退。
雙腳驟然離地的失重感讓他心頭一沉,這才驚覺……
自己竟已被生擒!
後頸傳來冰涼堅硬的觸感,一隻無情鐵手正掐著他的脖頸。
苦澀、憋屈之感頓時湧上心頭。
任他拚命掙紮,卻無法撼動其分毫,身體隻能無力地隨風晃蕩。
他的【先登之誌】命格雖屬“絕倫”,卻主打兵團攻防加成。
單憑力量,在馬超神力麵前不過蚍蜉撼樹。
城頭之上,公孫瓚全程屏息,緊握狼牙槊盯著戰場。
見馬超單騎破陣、連斬二將,又輕描淡寫擒了麹義,一係列操作如行雲流水。
他忍不住猛地握拳捶向城垛,脫口讚道:“快哉!”
那眼底驚豔如星火迸裂,再也壓之不住。
一旁劉備眼中亦滿是震驚之色。
先前馬超與張飛對戰,已展露出頂級武力。
然猛則猛矣,不過千夫之敵耳。
為將者,真正最讓人重視的,卻還是“全軍加成”與“破陣”類萬人敵能力。
而馬超突入袁軍陣中,撕裂敵軍陣魂竟如熱刀切油般輕鬆。
顯然是身負“破陣”類命格。
更遑論他身後五十餘騎,殺穿數千人陣列竟無一人陣亡。
這更是“全軍加成”命格的明證!
劉備喉結滾動,暗自咽了口唾沫。
這般集個人武勇、破陣能力、全軍增益於一身的人物,仿佛天生為戰場而來。
卻說馬超擒下麹義後,並未戀戰。
雖與公孫瓚結盟,但如今已為其取敵三將,也算還了他宴請之情。
接下來,該交給他自己了。
馬超一聲令下,率親衛隊繞開撲殺而來的先登死士與袁軍殘部,往南方疾馳而去。
先登死士見主將被人擒走,皆目眥欲裂。
此乃奇恥大辱,更是全營死劫!
八百人立即回身,取馬欲追。
然而,剛跨上戰馬,卻迎頭撞上自龍湊殺出的兩千幽州突騎。
公孫範瞥見對麵那標誌性的武器配比,一眼便認出是“先登死士”。
界橋舊恨瞬間湧上心頭,仇敵相見分外眼紅,兩軍當即廝殺起來。
先登雖失主將,軍心卻未潰散。
先登營彆部司馬眼看追之無望,迅速接掌先鋒軍指揮權,嚴格執行戰術命令,鳴金撤退。
隨著“鐺鐺”金聲響起,先鋒軍邊打邊往蘆葦蕩方向退去。
那彆部司馬雖無軍團指揮之能,卻也跟在麹義身旁習得幾分真章。
殘部在他調度下分批撤退,陣腳不亂、旌旗不倒,卻是頗具良將之姿。
公孫瓚見袁軍敗退,眼底複仇之火瞬間燃起。
當即喝令:“關靖、單經、王門!速點五千騎兵!隨我追擊,報界橋之仇!”
劉備忙上前一步,出聲相勸:“將軍不可輕出,恐其有詐!”
田豫瞥了眼隨馬超而去的從弟背影,亦急聲諫言:“主公!袁軍退走,旗不亂、鼓不驚,陣腳井然,恐是佯輸詐敗!”
“兵法有雲‘歸師勿遏,窮寇勿迫’,況此等治軍嚴整之師乎?”
“此軍雖失主將,卻調度有序,若追之,恐墮其彀中矣!”
公孫瓚聞言腳步猛地一頓,眸中烈火漸歇。
方才看清敵軍乃“先登死士”,他遂被怒火衝昏頭腦,一心隻有“報仇雪恥”。
經二人提醒,再望袁軍退勢,確如田豫所言,絕非慌亂之態。
終究是麹義被擒,前鋒軍司馬、假軍司馬亦被馬超所殺,但有一人還在,必然不會範這等低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