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密室的燭火在雲知夏指尖躍動,她展開“血清溯源圖“時,指腹重重碾過“活鼎·知夏“四個字,像是要將那烙在少年手臂上的血痕刻進骨縫裡。
前世作為藥師,她見過太多用活人試藥的慘狀,卻不想在這大胤王朝,守脈閣竟將毒手伸到了皇嗣身上。
“王妃。“
沈青璃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輕得像片雪。
雲知夏回頭時,正見她捧著半卷泛黃的藥錄,素白的袖口還沾著實證院的朱砂印泥——顯然是剛從太醫院舊檔裡翻出來的。
“三皇子每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服"養神丹"。“沈青璃將藥錄攤開在案上,指腹劃過墨跡斑駁的日期,“由守脈閣直供,不入太醫院賬。“她的睫毛顫了顫,“屬下查了三個月,連煎藥的小太監都說,這丹丸溶水後會浮起血絲。“
雲知夏的瞳孔驟然縮緊。
她抓起藥錄時,袖口帶翻了茶盞,溫熱的茶水潑在“養神丹“三個字上,暈開一片褐黃。
那顏色像極了前世實驗室裡,慢性毒藥侵蝕人體後,在器官上留下的淤斑。
“他們用活人試毒,也敢給皇子下藥?“她的聲音冷得像淬過冰,指尖在藥錄邊緣掐出青白的印子,“好個懸壺濟世的守脈閣,倒成了飼蠱的老巢。“
“皇帝召你入宮。“
蕭臨淵的聲音從窗前傳來。
他背對著密室裡的燭火,玄色大氅的輪廓被鍍上一層暖金,手裡的玄鐵兵符轉得飛快,“為三皇子請脈。“
雲知夏抬頭時,正撞進他深潭般的眼。
那目光裡有她熟悉的暗湧——上回北疆軍報傳來時,他也是這樣,將所有的殺意在眼底壓成一捧靜火。
“守脈閣的人在慈寧宮外候著。“蕭臨淵將兵符扣在案上,金屬與木案相擊的脆響驚得燭火一跳,“楚雲歸說,女流不得執金針,要你過"金針九關"。“
慈寧宮的漢白玉階還積著殘雪。
雲知夏下馬車時,鞋跟碾過薄冰,碎成細小的哢嚓聲。
抬眼便見二十餘道玄衣身影立在宮門前,為首的楚雲歸玉冠束發,腰間的守脈閣銀魚佩在冷風中輕晃,像一串淬毒的星子。
“王妃可知,自太祖皇帝立醫規以來,女醫不得為皇嗣執針?“楚雲歸的聲音像浸在寒潭裡的玉,“若執意診脈,須過"金針九關"——盲診、辨毒、解結、取瘤、活針引神。
敗,則永不得近皇嗣。“
雲知夏伸手撫過腰間的銀針匣。
檀木匣上的暗紋硌著指腹,那是她親手刻的《黃帝內經》片段。“你們怕的不是我紮錯針。“她抬眼,目光穿過人群直刺楚雲歸眉心,“是怕我紮對了。“
裴九思不知何時站到了她身側。
這位司禮監掌印少監的聲音壓得極低,袖中還攥著半塊溫熱的手爐——顯然是剛從禦書房趕來:“陛下默許比試,但九關若敗......“他頓了頓,喉結滾動,“再無翻盤之機。“
首關“盲診九人“的幕布剛拉開,殿外便起了風。
九名宮人被蒙住麵,隻露手腕擱在案上。
雲知夏閉眼前掃過人群,看見沈青璃正攥著實證院的脈案本,指尖發白;楚雲歸的弟子們抱著藥罐,目光像淬了毒的針。
她的指尖搭上第一雙手腕。
脈息滯澀如亂繩,帶著股若有若無的甜腥——是紫藤香的味道。
前世在苗疆,她見過老婦用紫藤香熏屋三年,最後心肺爛成一團膿。“第一位,心脈滯澀,因焚"紫藤香"三年。“
第五雙手腕剛觸到,她的指尖便猛地一緊。
那脈息虛浮得像遊絲,卻在寸關尺處凝著暗結——是每月十五後才會出現的咳血之兆。“第五位,肝血虧虛,每月十五後咳血——是被抽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