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華山之巔群雄激戰、論劍定鼎的同時,雲霧山莊的主人周易,已準備獨自離開了秋浦河畔的世外桃源。
水榭內,周易看著眼前四位容顏依舊、卻眉宇間寫滿憂色的女子,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更改的決斷:“我《九曲十八彎》功法已至第七曲巔峰,第八曲的突破契機已然顯現。然此境玄奧,非閉死關可成,需入紅塵,於天地間尋覓機緣與感悟,或許還需一些特殊的外物資源相助。我需離開山莊一段時日。”
他沒有提及魔種,那隻會讓她們徒增恐慌。以突破第八曲為理由,最為妥當,也確實是他的目標之一——唯有達到更高境界,才有可能徹底解決魔種隱患。
然而,四女與他相伴百年,對他氣息心思的感知早已細膩入微。
阿碧聞言,纖手下意識地抓緊了衣角,秋水般的眼眸中漾起層層憂慮。她心思最為細膩敏感,雖未察覺具體異常,卻總覺得公子此次出關後,那份超然物外之下,似乎隱藏著一絲極深極重的疲憊與某種難以言喻的緊繃感,與他往日即將突破時的圓融自如有所不同。她柔聲道:“公子……第八曲突破定然艱難,可否讓阿碧隨行侍奉?也好有個照應……”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懇求。
黛綺紅清冷的眸子更是深深地看著周易,她修煉的功法偏寒,對氣息的感知尤為敏銳。她隱約察覺到,公子體內似乎潛藏著一股與她同源卻更加深邃、更加冰冷邪異的氣息,那氣息偶爾的波動,讓她都感到心悸。她不像阿碧那般委婉,直接清冷開口:“公子,你氣息似有滯澀,隱有寒痹之兆,可是修煉出了岔子?獨行萬裡,恐有不妥。”她的目光仿佛要看進周易心裡。
就連性情相對單純的阿青,也撅起了嘴:“公子,現在外麵兵荒馬亂的,你一個人出去多危險!要不讓郭岩或者龍雲那小子回來陪你一起去?”
紫兒雖未說話,但那雙充滿生機與慈悲的眸子裡,也滿是化不開的擔憂,她默默地將幾個裝滿各種靈丹妙藥的玉瓶塞進周易袖中。
周易心中溫暖,卻更是堅定了不能拖累她們的決心。他微微一笑,笑容依舊那般令人安心,輕輕拂去阿碧眉間憂色,又對黛綺紅道:“紅兒多慮了,隻是功法臨近突破的正常波動罷了。此行感悟天地,需心無旁騖,獨自一人反而自在。你們安心留在山莊,替我守好家,便是對我最大的助益。”
他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四女深知他一旦決定,便難再更改,隻得將萬千擔憂埋在心裡,默默為他準備好行裝。
最終,周易還是孤身一人,踏著秋浦河的晨霧,離開了雲霧山莊。青衫背影漸漸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儘頭,仿佛融入了那蒼茫的天地之間。
四女佇立在山莊門口,久久不願離去。阿碧輕輕撥動琴弦,一曲《盼君歸》如泣如訴;黛綺紅周身寒氣微溢,顯是心緒不寧;阿青抱著劍,望著遠方發呆;紫兒則默默祈禱,願天地神靈庇佑公子平安。
而離開山莊的周易,臉上的溫和笑意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凝重。
他深知體內魔種與喬北溟執念融合後的隱患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第七曲巔峰的功力雖能暫時壓製,卻如同築堤攔洪,終非長久之計。一旦魔種徹底完成融合並發作,其反噬之力足以湮滅他的神智,屆時他將不再是周易,而是一個擁有他全部力量與記憶的、徹頭徹尾的“喬北溟二代”,那將是比任何外敵都可怕的災難。
枯坐山莊閉關,已無意義。他需要走出去,去這廣袤的天地之間,尋找那一線縹緲的生機。
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原大地的各個角落,追尋著冥冥中的一絲感應,探索著那些蘊含著天地極致力量或古老奧秘的奇異之地。
他曾深入南方酷熱之地,踏入火山熔岩之境。站在沸騰的岩漿湖畔,灼熱的氣浪扭曲空氣,硫磺的氣味刺鼻難聞。極致的陽火之力試圖侵入他體內,卻引得那至陰至寒的魔種劇烈反抗,冰火交衝之下,幾乎令他經脈寸斷。他不得不用第七曲功力強行護住心脈,在此地枯坐七日,體悟那毀滅中孕育的磅礴生機與極陽之力,試圖以此中和魔種的陰寒,收效甚微,卻對“剛柔”、“陰陽”的轉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曾北上大漠,在浩瀚無垠的死亡沙海中獨行。烈日灼心,黃沙漫天,極度的乾旱與死寂籠罩四野。在這裡,魔種似乎變得異常安靜,仿佛與這死寂之地產生了某種共鳴,那是一種萬物終結的寂滅之意。周易感受著這份寂滅,心中警醒,這並非他追求的道路,若沉溺於此,恐會加速魔種對生機的侵蝕。但他也於此領悟到“寂滅”並非終點,或許暗藏著“涅盤”重生的可能?
他曾循著古老傳說,找到深山大澤中的上古遺跡。斷壁殘垣間,刻畫著早已失傳的符文與圖騰,殘留著遙遠時代的氣息。他試圖從這些古老痕跡中,解讀出不同於當今武學的、或許更接近天地本源的力量運用法門,希望能找到淨化或剝離魔種的方法。雖大多殘缺不全,難以窺其全貌,卻偶爾能得一鱗半爪的啟發,融入自身對《九曲十八彎》的思考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曾潛入極北苦寒的萬年冰窟。那裡的寒冷,遠比喬北溟古墓中的死寂寒氣更加純粹、更加自然。魔種於此如魚得水,異常活躍,甚至試圖引納這天地極寒之力壯大自身。周易艱難地維持著清醒,一邊壓製魔種的躁動,一邊仔細體悟這自然極寒與魔種陰寒的區彆,試圖找到其中那細微的、關乎“生機”與“死寂”的差異點。
他也曾拜訪一些隱世的道觀、古刹,與那些真正避世修行、不問紅塵的高道神僧坐而論道。不談武功,隻論哲理,探討心性修為、天人感應、斬滅心魔之法。這些交流雖不能直接提升功力,卻時常能在他困頓之時,為他點亮一盞明燈,讓他對自身處境有更超然的認知。
一路風塵,一路孤寂。
他餐風飲露,櫛風沐雨,時而如同苦行僧,時而又如飄萍浪子。見過了世間百態,山河壯麗,也感受到了民生多艱,江湖風雨。
體內的道魔之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有時魔念上湧,他會不受控製地流露出冰冷漠然的眼神,甚至偶爾會對一些不開眼的毛賊匪類施以雷霆手段,過後卻又陷入深深的自省。有時玄功占優,他便靈台清明,於山水古跡間有所感悟,功力與境界愈發圓融。
他不知道答案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壓製這魔種多久。但他從未放棄。
因為他知道,秋浦河畔,還有人在等他回去。
喜歡逍遙傳人,我讓喬峰多活百年請大家收藏:()逍遙傳人,我讓喬峰多活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