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郎穿著輕飄飄的宇航服在太空模擬倉裡麵飄蕩,在他一邊還有同款陳知知。
沒有使用能力飄在空中也是一種神奇的體驗。
房間不大,但是房間周邊的牆壁上能夠看到不少異世界特有的魔法紋路。
沒有借力的地方,無論他擺出任何姿勢,最後都是在原地無能的蠕動。
一個小時之後,模擬無重力訓練結束。
兩人要進行三天的簡單訓練,原本宇航員的篩選方式在求生時代之後也要做出改變。
至少在體能方麵,劉郎這裡已經沒有需要加強的地方了。
這次的太空之旅,劉郎和陳知知一起前往。
當然不是順便的,陳知知也是這次太空之旅非常重要的一環。
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陳知知空間凝結的靈晶具有非常大的能量。
因為靈晶本身也是靈力濃縮而成的。
龍科院研究後發現這種靈晶具有很多非常便利的作用。
靈晶可以作為燃料使用,經過魔法轉化之後,靈晶可以穩定轉化成各種能量使用,並且穩定可控無汙染。
像是核電站需要的燃料很少,但是激發非常小的燃料需要配套巨大的設施。
比如劉郎的抽水機就是核電能,房子那麼大一塊,另外還有聽說過的就是核潛艇,那都是巨大的家夥。
從來沒聽說過核電動車之類的,目前技術不支持。
但是使用靈晶作為能源供應部件可以將體積直接減少到和手機電池一樣小。
缺點是一次性的,但是它也能提供非常充足的能量。
以手機為例子,一塊靈晶電池,可以保證手機長達三個月的全負荷運行,雖然在量上無法和核能源相比,但是已經打爆了藍星上所有的清潔能源。
目前最大的弊端還是沒有可再生手段,龍科院已經在進行靈力濃縮的科研項目,但是還需要時間。
本次建立月星基地的很多設施都使用了靈晶能源。
而且靈晶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補充靈力值。
這個作用在藍星上很雞肋,因為靈力值的恢複速度其實不慢,在有靈力的地方就能恢複。
但是靈力是依附於物質中的,這個物質當然包括空氣,但是處於太空裡是連物質都沒有的。
所以靈力隻存在於藍星之上,一旦脫離了藍星的大氣層,就將無法補充靈力值。
這個時候能夠補充靈力值的靈晶就成為了一種戰略級的物資。
經過兩年時間,人類已經習慣並且依賴係統提供的能力,失去這些能力也就意味著失去極大的便利性。
所以陳知知必須要跟著去,她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晶,靈晶在太空的作用更加重要,因為它目前無可替代。
三天之後,劉郎和陳知知通過層層通道登錄到火箭裡麵。
位置不小,至少比他待習慣的膠囊屋要大一點。
作為宇航員,劉郎覺得自己有點兒戲。
他隻經過了非常簡單的傻瓜式訓練,不說體質方麵的問題,還有更重要的關於宇航員相關方麵的各種知識,不說學沒學,關鍵學他也學不會。
劉行語給他解釋過,按照理論來講,以劉郎的能力,隻要穿好宇航服,本身應該是具有獨自流浪宇宙的能力的。
離開藍星之後沒辦法補充靈力值,但是不影響主宰者使用運輸泡泡的回歸之門。
即使沒有靈晶,主宰者也不會在宇宙真空環境下毫無辦法,最多隻是麻煩。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接讓劉郎直接飛去月星,還要坐火箭?
主要還是因為去一次月星需要耗費的資源太多了,更加重要的是危險性不低。
讓劉郎坐火箭雖然也是消耗那麼多資源,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幾乎沒有危險性,大抵最壞的情況也隻是麻煩而已。
火箭如果在中途出現什麼問題,劉郎也能拋棄火箭,獨自完成主要任務。
更重要的是,除了主宰者,其他人還是要通過火箭的方式,離開藍星在宇宙中航行。
劉郎的這一次太空旅遊,可以為龍國航空科研提供寶貴的實驗經驗。
劉郎擺著一問三不知的表情,火箭帶著巨大的尾焰緩緩升空。
克服重力的強大推背感是一種神奇的體驗。
劉郎和陳知知在安全座椅上體會著這一刻。
從來沒想過自己居然還有成為宇航員的一天。
好在即使在火箭升空的過程裡,他們和發射基地的通信一直在保持著。
火箭的具體操作也是發射基地在遠程操控的。
助推器脫離和護罩脫離的操作都不需要劉郎操心。
隨著火箭升空逐漸脫離藍星,在脫離藍星大氣層的時候,火箭出現抖動,這是火箭脫離藍星引力的正常現象。
也意味著他們正式脫離藍星到達了太空。
太空是無數人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之地。
到達太空隻是第一步,他們的目的地是月星,月星作為藍星的衛星,與藍星的距離不遠,但是也還需要航行一段時間。
途中火箭也有輕微脫離既定航道的情況,在太空裡細節調整很麻煩,在有空氣阻力的時候可以像飛機調整機翼精細控製方向,太空沒有空氣阻力,不管是球形還是條形,要調整移動方向隻能改變推力方向來控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火箭的助推燃料一般都是非常精密的固體火藥,因為精密所以助推過程也是會考慮在內的,所以也避免隨意改變火箭的移動方向。
大致意思就是,可以控製火箭移動方向,但是最好在緊要關頭或者完全脫軌的時候使用,細微偏移就不要控製火箭的移動方向。
但是劉郎和發射基地了解清楚情況之後,直接來個大力出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