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收稻子,竹滿堂的竹筐又裝滿了。結巴的孩子扛著筐往穀倉跑,她跟在後麵,突然喊:“慢點!”
他沒聽,結果腳下一絆,筐裡的稻子撒了一地。她趕緊跑過去,沒罵他,反而蹲下來幫著撿:“沒事,撿起來曬曬還能吃。”
他紅著眼圈:“我……我總辦傻事。”
“誰不辦傻事啊,”她拍掉他褲腿上的稻殼,“上次我煮糖水,把糖當成鹽,你不也喝了兩大碗?”
他愣了愣,突然笑出聲,陽光落在兩人沾滿稻殼的臉上,暖烘烘的。
天冷後,他們在火塘邊編過冬的竹器,結巴的孩子想編個竹製暖腳爐,卻總把竹篾紮錯洞。
“你看,”她拿起他的竹片,“這裡要留個透氣的縫,不然炭火會悶著。”
他湊過去看,肩膀不小心碰到她的,像被燙到似的縮回來,手裡的竹刀“當啷”掉在地上。
她撿起刀,塞回他手裡:“專心點,不然冬天腳該凍著了。”
跨年夜,李奶奶帶著餃子來,看見滿牆掛著的竹器,直歎:“這滿屋子的竹香味,比城裡的香水好聞。”
結巴的孩子給大家煮竹罐茶,茶水在罐裡“咕嘟”響,他緊張地盯著:“開……開了沒?”
“快了,”她幫他掀開蓋子,“你看這茶湯,琥珀色的,肯定香。”
李奶奶喝了口,抹抹嘴:“明年開春,我給你們在竹滿堂旁邊種點桂花,到時候竹香混著桂花香,更得勁。”
新年第一天,結巴的孩子在竹苗旁插了根新竹牌,上麵刻著“竹滿堂第四茬”,字比去年又工整了些。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給他遞了副新織的手套,比去年的厚,指尖還繡了片竹葉。
“走,”她說,“去給老師傅拜個年,順便問問竹絲扇的新花樣。”
他點點頭,拎起剛編的竹籃,裡麵裝著李奶奶給的糖糕,腳步比往常輕快多了。
陽光穿過竹枝,在地上織出細碎的網,把兩人的影子纏在一起,像根擰不斷的竹繩。
去老師傅家的路不算近,倆人踩著路邊的薄雪走,竹籃裡的糖糕散發著甜香味。
結巴的孩子時不時低頭看手裡的竹籃,編這籃子時特意加了層竹篾,怕糖糕蹭掉渣。
“你說……老師傅會喜歡不?”他踢了踢腳下的小石子。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瞅他一眼:“李奶奶蒸的糖糕,你編的竹籃,啥人不喜歡?”
到了老師傅家,院裡堆著半牆竹料,老人正坐在竹椅上劈篾,陽光照在他手上,竹絲像會發光。
“喲,倆小徒弟來了,”老師傅放下刀,“這籃子編得不錯啊,比上次見的勻實多了。”
結巴的孩子臉一紅,把竹籃遞過去:“李……李奶奶做的,給……給您嘗嘗。”
老人掰開塊糖糕,眯著眼品:“甜到心口了,比城裡的蛋糕對味。”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趕緊問:“師傅,竹絲扇還能編啥花樣?我們想試試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