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點摘,彆把枝子折斷了,”姑娘仰頭喊,“明年還指望它開花呢。”
仨人忙了一下午,裝了滿滿三竹筐桂花,連頭發裡都沾著花瓣,香得很。
天冷後,火塘邊的活更多了,除了編暖腳爐,還得趕製茶館訂的茶葉罐。
結巴的孩子刻花紋刻得入神,竹刀不小心劃了手,血珠立馬冒了出來。
“呀,出血了!”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趕緊找來布條給他纏上,“跟你說過多少回,慢點慢點。”
學竹蜻蜓的姑娘從兜裡掏出塊糖:“吃塊糖就不疼了,我小時候磕著了,我媽就這麼哄我。”
結巴的孩子含著糖,心裡甜滋滋的,手上的疼好像真的減輕了。
跨年夜,竹滿堂的燈籠亮得晃眼,這次又多了不少新花樣,有帶鎖扣的茶葉罐燈籠,還有刻著桂花紋的茶杯燈籠。
李奶奶帶來了剛炸好的丸子,用竹盤裝著,油香混著竹香,饞得人直咽口水。
“嘗嘗我這丸子,放了桂花,”李奶奶給仨人各夾了一個,“跟你們的桂花酒絕配。”
結巴的孩子跑去開竹缸,桂花酒的香味立馬飄了出來,比上次更濃了。
“滿……滿上滿上,”他給每個人倒了一碗,“今……今天不醉不歸。”
學竹蜻蜓的姑娘喝了一口,臉紅紅的:“我爸要是在,肯定愛喝這酒。”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碰了碰她的碗:“明年讓你爸來,咱再釀一缸,讓他喝個夠。”
新年第一天,結巴的孩子在竹苗旁插了塊新竹牌,上麵刻著“竹滿堂第八茬”,旁邊的三個小人手拉手,笑得更歡了。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給他戴了頂新織的帽子,上麵繡著片小竹葉。
學竹蜻蜓的姑娘拎來了她媽做的年糕,用竹簸箕裝著,熱氣騰騰的。
仨人站在竹牌旁,看著滿院的竹器,看著在風裡搖晃的竹苗,心裡都暖暖的。
結巴的孩子突然說:“咱……咱明年再種點竹子,讓……讓竹滿堂的竹子,長……長滿整個院子。”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笑著點頭:“再編個竹製的大門,上麵刻上‘竹滿堂’仨字,讓老遠就能看見。”
學竹蜻蜓的姑娘接話:“還要教更多人編竹器,讓大家都知道,竹器比塑料的好用多了。”
陽光照在他們臉上,照在竹牌上,照在滿院的竹器上,亮堂堂的。
這樣的日子,真的挺好。
開春的時候,仨人真的在院牆邊種了排新竹苗,間隔得勻勻的,像列小士兵。
結巴的孩子給每棵苗都澆了水,嘴裡念叨著:“長……長快點,趕……趕上年末的竹料用。”
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找來竹片,給新苗圍了圈矮籬笆,比之前的更精致,還刻了小花紋。
“這樣既防雞啄,又好看,”她拍了拍手,“等它們長高,這籬笆就當紀念了。”
學竹蜻蜓的姑娘蹲在旁邊,把自己編的小竹牌插在苗邊,上麵寫著“快快長”,字歪歪扭扭的,透著股認真勁兒。
仨人看著新苗,好像已經看見它們長成了鬱鬱蔥蔥的竹林。
城裡茶館的茶葉罐賣爆了,老板又追加了訂單,還說要給他們在城裡開個小專櫃。
“就賣你們的竹器,保證火,”老板在電話裡嗓門洪亮,“我都跟商場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