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組織部的動作快得驚人。
李建城那通電話打出去的第二天下午,一紙紅頭任命文件就送到了荊州市委。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瞬間傳遍了市委大院的每一個角落。
“聽說了嗎?湖洪縣的書記定了,是陳淨!”
“哪個陳淨?就是那個二十多歲的常務副縣長?”
“可不是嘛!市委常委會上午剛通過,省裡的文件下午就到了,這速度……嘖嘖。”
“馬副秘書長這回可是栽了個大跟頭,聽說他昨天還在跟人說,年輕人要多磨練呢……”
市委大樓的走廊裡,茶水間裡,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被這個結果震驚了。一個二十五歲的正處級縣委書記,這在整個省的乾部體係裡,都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而此刻,事件的另一個主角——馬金發,正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
他手中的那份文件已經被他捏得變了形,金邊眼鏡下的雙眼布滿血絲,充滿了屈辱和不甘。他想不通,自己經營了二十年的人脈,熬了半輩子的資曆,怎麼就輸給了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
昨天在走廊裡那輕蔑的一瞥,此刻仿佛化作了無數個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的臉上。
他知道,自己完了。在荊州官場,他已經徹底淪為了一個笑柄。
……
兩天後,湖洪縣。
縣委大禮堂裡座無虛席,全縣所有副科級以上的乾部全部到場,氣氛莊嚴肅穆。
主席台上,市委組織部部長親自主持乾部大會,在他身邊,坐著一個身姿挺拔、麵容沉靜的年輕人。
正是陳淨。
當組織部長用洪亮的聲音宣布“經省委研究決定,由陳淨同誌擔任湖洪縣縣委委員、常委、縣委書記”時,台下響起了一片刻意壓抑卻依舊清晰可聞的騷動。
儘管早有風聲,但當任命被正式宣布的這一刻,帶給所有人的衝擊依然是巨大的。
無數道目光——震驚的、羨慕的、審視的、懷疑的——都聚焦在了陳淨身上。他們無法想象,這個甚至比台下許多乾部的兒子還要年輕的人,從今天起,將成為決定他們所有人命運的一把手。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陳淨走到了發言席前。
他沒有拿講稿,隻是用深邃的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每一張麵孔。禮堂裡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這位新書記的第一聲“雷鳴”。
“同誌們。”
陳淨開口了,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知道,台下有很多同誌在想,我陳淨太年輕,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能不能挑起湖洪縣這副擔子。”
他沒有回避這個問題,反而直接將其擺在了台麵上,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今天,我站在這裡,不想喊空洞的口號,也不想做不切實際的保證。我隻想和大家約法三章。”
“第一,從今天起,在湖洪縣,誰不乾事,誰就騰位置。我不管你資曆多老,背景多深,隻要占著茅坑不拉屎,對不起,請你走人。湖洪縣的發展,等不起!”
“第二,從今天起,誰敢伸手,我就敢剁手。王宗明和高建軍的下場,大家有目共睹。我把醜話說在前麵,誰要是還敢把手伸向工程項目,伸向扶貧款,伸向老百姓的救命錢,我陳淨第一個不答應,黨紀國法更不答應!”
“第三,從今天起,我們所有人,都要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怎麼讓湖洪縣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在這裡給大家立個軍令狀,五年之內,我的目標,是讓湖洪縣的財政收入翻兩番,讓農民的人均純收入翻三番!做不到,我陳淨,引咎辭職!”
沒有一句廢話,沒有一句官話。
三條約法,擲地有聲,如三道驚雷,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轟然炸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