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工,請。”
陳淨的聲音打破了現場的寂靜,也驚醒了沉浸在震撼中的林ei。
林ei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恢複了那副挑剔而銳利的表情。他知道,外表光鮮亮麗的“樣板工程”他見得多了,真正的功夫,全在看不見的細節裡。
“開燈,最大功率。”林ei下達了第一個指令。
啪!
隨著王凱一聲令下,廠房內上百盞無影燈瞬間亮起,將整個空間照得亮如白晝,沒有一絲一毫的陰影。
林ei的一個手下立刻從背包裡掏出一個照度計,在廠房的中心、角落等不同位置進行了快速測量。“林工,照度均勻,所有區域均達到a級作業標準。電壓穩定,無頻閃。”
林ei點點頭,這隻是最基礎的。他走到一排嶄新的服務器機櫃前,沒有看機櫃本身,而是俯下身,用手敲了敲地麵。
“環氧地坪,2毫米厚。下麵的承重層呢?設計荷載是多少?”他頭也不抬地問道。
這個問題非常專業,一般的陪同官員根本答不上來。
然而,站在一旁,早已待命的市建二公司項目經理立刻上前一步,遞上了一份文件:“林工,這是我們的施工數據報告。地麵采用c30標號混凝土澆築,厚度300毫米,雙層雙向鋼筋網。經過實際壓力測試,平均荷載達到每平方米1200公斤,核心承重區達到1500公斤,完全滿足高密度機櫃的部署要求。”
林ei接過報告,快速翻閱著,上麵的各種力學數據、材料標號、檢測報告詳儘無比。他的眼神裡,訝異之色更濃。
“電力呢?”他指向天花板上縱橫交錯的金屬線槽,“雙路市電引入做了嗎?備用電源方案是什麼?”
“報告林工!”另一名電力局的技術負責人立刻接口,“我們從兩個不同的變電站引入了兩路獨立的10千伏高壓電纜,在廠區內設置了雙變壓器互為備份。同時,廠房側翼預留了柴油發電機組的機位和儲油罐地基,管線已全部鋪設到位,隻要設備進場,48小時內就能並網運行。這是我們的電力拓撲圖和ups電源配置方案。”
又一份詳細到令人發指的圖紙遞到了林ei手中。
接下來,林ei的提問變得越來越刁鑽,越來越深入。
“消防用什麼氣體?七氟丙烷還是ig541?管網壓力多少?”
“你們的空調新風係統,過濾精度能到多少?pue電能利用效率)的設計目標值是多少?”
“我看你們的網絡彙聚間在這裡,光纖是從哪個入口進來的?物理隔離做了幾層?”
這已經不是考察,而是一場嚴酷到近乎殘酷的現場答辯!
林ei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化身為主考官,他們從背包裡拿出的各種專業儀器——紅外熱成像儀、光功率計、接地電阻測試儀,對廠房的每一個角落進行著地毯式的檢測。
然而,讓他們心驚的是,無論他們的問題多尖銳,儀器多精密,湖洪縣這邊總能立刻派出相應的專業人員,拿出白紙黑字的數據報告,對答如流。
那種感覺,就好像他們精心準備的所有考題,對方不僅早就知道答案,甚至還把解題過程和延伸思考都寫得明明白白!
縣長劉建國和王凱等人站在一旁,緊張得手心全是汗,但心中卻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他們這才明白,陳淨那三天“喪心病狂”的要求,每一個細節,都精準地打在了今天這場“考試”的要害上!
終於,林ei結束了對廠房的“蹂躪”。他站在這座幾乎無可挑剔的空曠廠房中央,久久沒有說話。他的團隊成員們也停止了忙碌,看著他,眼神裡充滿了詢問。
所有人都以為,這次考察應該結束了。
陳淨卻微笑著上前一步:“林工,剛才我們看的,隻是這座‘房子’的軀殼。我們為‘華夏·雲穀’準備的,不僅僅是一棟建築,更是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請隨我來。”
說罷,他轉身走向廠房一側的一扇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