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集團總部大廈的玻璃幕牆映著初秋的晨光,林硯站在28層戰略投資部的辦公區入口,指尖還殘留著員工卡的冰涼觸感。辦公區裡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卻沒人抬頭看他——人力資源部的對接人隻把他送到門口,說了句“找王鵬經理報到”,便轉身匆匆離開,像是多待一秒都會沾上麻煩。
林硯目光掃過辦公區,靠窗的工位大多坐著年長些的員工,桌麵擺著綠植和私人相框,透著幾分安穩;而靠過道的幾個空位,桌麵隻放著嶄新的電腦和空白文件夾,顯然是留給新人的。他正想找標識牌,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帶著不耐煩的女聲:“新來的?王經理在最裡麵的辦公室,敲門再進。”
說話的是坐在過道第一工位的女人,約莫三十歲,燙著卷發,麵前攤著厚厚的報表,眼神卻沒離開屏幕。林硯點頭道謝,對方卻沒再理他,反而跟隔壁工位的男人低聲說了句什麼,兩人相視一笑,那笑容裡的輕蔑像針一樣紮過來。
他深吸一口氣,走到最裡麵的辦公室前,門上貼著“部門經理王鵬”的銘牌。敲門三聲後,裡麵傳來略顯慵懶的聲音:“進。”
王鵬坐在寬大的紅木辦公桌後,手裡轉著鋼筆,麵前的筆記本電腦屏幕停留在股票行情頁。他抬眼掃了林硯一眼,目光在他熨帖的襯衫和舊款公文包上頓了頓,語氣平淡:“林硯是吧?人力資源部把資料發我了。咱們戰略投資部不養閒人,先從基礎工作做起。”
他隨手從桌角拿起一摞裝訂好的文件,推到辦公桌邊緣:“這是過去三個季度的部門預算執行報告,你先整理歸檔,順便把每項支出的憑證編號跟係統裡對一對,下班前給我一份核對表。”
林硯伸手去接,才發現那摞文件足有半尺厚,紙張邊緣已經有些磨損,顯然是被擱置了很久的活兒。他剛想說“好的”,王鵬又補充道:“對了,工位在最裡麵那個空位,缺什麼找張姐要——就是門口那個卷發的,她管行政。”
等林硯抱著文件走到那間空位,才發現所謂的“空位”緊挨著消防通道,冷風從門縫裡滲進來,吹得文件頁微微翻動。他剛把文件放在桌上,張姐就端著咖啡走過來,把一個空文件夾扔在他桌上:“新人入職流程表,自己填,明天交。還有,部門規定,新人第一周負責給大家訂下午茶,標準每人25塊,下班前把錢收齊給我。”
“訂下午茶?”林硯愣了一下,他在麵試時沒聽說過這條規定。
張姐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嘲諷:“怎麼?不願意?咱們部門曆來的規矩,新人都得懂點事。你要是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以後怎麼跟大家合作?”她聲音不大,卻足夠讓周圍幾個工位的人聽見,有人刻意停下手裡的活兒,等著看林硯的反應。
林硯攥了攥手心,壓下心頭的不適:“好,我知道了。”張姐見他沒反駁,哼了一聲,扭著腰走了。他坐下打開電腦,剛登錄內部係統,就收到一條來自陌生賬號的消息,發件人備注是“李默”——正是剛才跟張姐相視一笑的男人。
“新人,訂下午茶直接報我的賬號,我幫你下單,省得你不熟流程。”後麵還跟了個微笑的表情,可那笑容裡的算計,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林硯沒回複,點開係統裡的預算管理模塊,開始對照文件核對憑證。
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辦公區裡的人陸續起身活動,有人去茶水間衝咖啡,有人聚在走廊裡聊天,卻沒人過來跟林硯搭話。他埋頭核對了兩個多小時,眼睛有些發酸,正想揉一揉,突然發現一份《q2華東區域營銷推廣費預算執行報告》裡有問題——報表上寫著支出120萬元,憑證編號對應的卻是一筆“辦公用品采購費”,金額隻有8萬元,而且開票日期是去年的。
林硯心裡一沉,以為是自己看錯了,又反複核對了三遍。沒錯,報表上的支出項目和憑證內容完全對不上,而且這筆120萬元的推廣費,在q1和q3的報告裡也出現過,金額分毫不差,憑證編號卻各不相同,對應的項目更是五花八門——有差旅費,有設備維修費,甚至還有一筆是“員工福利采購費”。
“怎麼可能?”他低聲自語,手指飛快地在係統裡檢索“華東區域營銷推廣”的相關項目。結果顯示,過去三個季度,部門確實申報了這項支出,每次都是120萬元,審批流程也都顯示“已通過”,但項目負責人一欄,赫然寫著“王鵬”。
就在這時,辦公區的門被推開,一個穿著淺灰色西裝套裙的女人走了進來。她身姿挺拔,長發束成低馬尾,臉上沒施粉黛,卻難掩清麗。辦公區裡的氣氛瞬間變了,剛才還在聊天的人紛紛回到工位,連張姐都收斂了臉上的不耐煩,起身笑著迎上去:“蘇專員來了,找王經理?”
被稱作“蘇專員”的女人點頭,聲音清亮:“對,財務部這邊需要戰略投資部q3的預算調整說明,王經理昨天說今天給我。”她的目光掃過辦公區,不經意間落在了林硯身上,當看到他桌上攤開的預算報告和緊鎖的眉頭時,眼神微微頓了一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硯也注意到了她,女人胸前的工牌上寫著“財務部蘇清媛”,職位是“預算審核專員”。他心裡一動——財務部的人來要預算說明,會不會跟自己發現的疑點有關?
蘇清媛沒多停留,徑直走向王鵬的辦公室。林硯看著她的背影,手指輕輕敲了敲那份有問題的報告,心裡有了個主意。他把有疑點的幾頁報告抽出來,對折後塞進公文包內側的夾層,又把剩下的文件按原順序整理好,繼續核對其他項目,隻是注意力已經完全放在了辦公室裡的動靜上。
沒過多久,王鵬的辦公室門開了,蘇清媛走出來,臉色比剛才嚴肅了些。她經過林硯工位時,腳步稍緩,低聲說了句:“預算報告裡的數據要仔細核對,有問題及時提。”聲音很輕,隻有林硯能聽見。
林硯抬頭看她,正好對上她的目光。蘇清媛的眼神裡沒有輕視,反而帶著一絲提醒的意味,像是在暗示什麼。他剛想追問,王鵬也跟著走了出來,拍了拍手:“大家停一下,介紹個新人——林硯,剛從財經大學畢業,來咱們部門做專員。以後大家多帶帶他,互相配合。”
話音剛落,辦公區裡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張姐甚至沒起身,隻是象征性地抬了抬手。王鵬像是沒看見眾人的冷淡,又對林硯說:“核對表弄完了嗎?我晚上要跟副總彙報,得帶著。”
林硯看了眼電腦右下角的時間,離下班還有半小時:“王經理,還有部分憑證沒核對完,尤其是華東區域推廣費那幾筆,憑證和報表對不上,我想再確認一下。”
他話音剛落,辦公區裡瞬間安靜下來,連鍵盤聲都停了。王鵬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恢複平靜,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卻有些重:“哦?有這種事?可能是之前整理的時候放錯了,你彆糾結這點小事,先把能對上的整理好,那些對不上的我明天讓張姐跟你一起弄。”
林硯能感覺到王鵬的手指在他肩膀上用力按了按,那動作裡的警告再明顯不過。他抬頭看向王鵬,對方的眼神裡帶著威脅,像是在說“彆多管閒事”。周圍的同事也都看了過來,李默甚至衝他使了個眼色,那眼神裡的“識相點”幾乎要溢出來。
“好,我知道了。”林硯垂下眼簾,掩去眸中的冷意,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操作,把能核對上的項目整理成表。他知道,現在不是硬碰硬的時候——他剛入職,沒人脈沒證據,貿然揭穿隻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下班鈴聲響起時,林硯終於把核對表發給了王鵬。他收拾東西準備走,張姐突然走過來,把一張下午茶賬單拍在他桌上:“一共12個人,300塊,微信轉我。”
林硯看著賬單,心裡納悶——辦公區裡明明隻有10個人,怎麼會是12個?他剛想質疑,李默走過來,搭著張姐的肩膀笑道:“張姐,你忘啦?王經理和他助理的下午茶也算咱們部門的,新人剛進來,這點規矩得懂。”
張姐立刻附和:“對,王經理平時照顧咱們,新人多花點錢怎麼了?”
林硯攥了攥拳頭,手機裡的餘額提醒還在——他剛畢業,父母還在老家治病,每個月要寄錢回去,這300塊對他來說不是小數。可他看著兩人咄咄逼人的眼神,還有周圍同事事不關己的模樣,最終還是點開微信,轉了300塊給張姐。
“這才對嘛,年輕人要懂變通。”張姐收了錢,臉上終於有了點笑容,轉身跟李默說說笑笑地走了。
林硯收拾好公文包,走到電梯口,卻發現蘇清媛也在等電梯。她看到林硯,主動點頭:“剛入職第一天,辛苦吧?”
林硯愣了一下,沒想到她會主動搭話,隨即苦笑:“還好,就是有點不適應。”
電梯門開了,兩人走進去。電梯裡隻有他們兩個人,鏡麵牆壁映著彼此的身影。蘇清媛突然開口:“華東區域的推廣費,你是不是發現問題了?”
林硯心裡一震,轉頭看向她:“蘇專員怎麼知道?”
蘇清媛看著電梯跳動的數字,聲音壓得更低:“上個月財務部審核q2預算時,我就發現那筆錢的憑證有問題,找王鵬要補充說明,他一直拖著不給,後來副總那邊催得緊,就先過了。”她頓了頓,轉頭看向林硯,眼神嚴肅,“京華集團裡水很深,尤其是戰略投資部,跟上麵的關係盤根錯節。你剛進來,彆太急著出頭,先保護好自己。”
林硯心裡暖了一下——這是他入職第一天,第一個不是帶著輕蔑或算計跟他說話的人。他從公文包裡拿出那張折好的報告頁,遞到蘇清媛麵前:“蘇專員,你看這個——q1到q3的推廣費都是120萬,憑證卻全是錯的,而且金額分毫不差,這太不正常了。”
蘇清媛接過報告頁,借著電梯裡的燈光快速掃了一眼,眉頭皺得更緊:“果然是這樣……我之前隻看到q2的憑證,沒想到q1和q3也有問題。這不是簡單的放錯憑證,是故意虛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電梯“叮”的一聲到了一樓,門緩緩打開。蘇清媛把報告頁還給林硯,壓低聲音:“這份報告你先收好,彆讓任何人知道你發現了問題。明天我會以財務部的名義,重新申請核查戰略投資部的預算執行情況,到時候可能需要你幫忙提供一些信息。”
林硯接過報告頁,鄭重地點頭:“好,我會配合。”
兩人走出電梯,大廈門口人來人往。蘇清媛轉身要走,又回頭對林硯說:“對了,我叫蘇清媛,以後有什麼事可以發內部消息給我。還有,彆相信李默和張姐,他們跟王鵬走得很近。”
林硯看著蘇清媛的背影消失在人群裡,手裡的報告頁仿佛有了重量。他抬頭看向京華集團大廈的頂層,那裡是集團高管的辦公區,燈火通明,像是一隻俯瞰眾生的眼睛。
他知道,自己這一步算是踏入了一個看不見的漩渦——預算虛報的背後,可能牽扯著部門利益,甚至更高層的關係。而他這個剛入職的新人,就像一葉扁舟,隨時可能被漩渦吞沒。
但林硯的眼神沒有退縮。他想起臨行前,導師對他說的話:“京華集團是塊試金石,裡麵有黑暗,也有光。你要做的,不是避開黑暗,而是找到那束光,守住自己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