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考核:一共有一百道問答題,涵蓋了大夏古武的方方麵麵,兩個小時的時間,按照完成最多題目,準確率最高的原則進行排名。本次考核不會淘汰,但是每個準學員的名次將作為實戰考核的參照…”
意思很簡單,名次越是排名靠後,在實戰考核階段遇到的對手將會越強大。
“第一題:試論大夏古武招式的淵源,並簡單的畫出來。最少寫出五個招式並進行簡述)”
“第二題:以影視劇為參照,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實際,簡單敘說少林古武的理論意義。”
“第三題:根據大夏古武發展的沿襲規律,說一說如何在現今社會重新定位古武的地位和價值。”
“…”
“第五十二題:一寸短一寸險是一種辯證的看待長短的態度,請分析這句話在現代自由搏擊和傳統武術中的具體體現!”
“…”
一百道題,密密麻麻二十大張,厚厚的一疊,即使將這些題目看完恐怕都需要一個小時,好在考核的目的並不是要求將這些題全部答完。
“變態!難道元宗武道院不知道還有一個統一高考嗎?”
淩天宇將卷子整整齊齊地碼在桌子上,神態自若地走了出去,坐在門口眯縫著眼似乎正在打瞌睡的監考翻了翻眼皮看了他一眼,什麼也沒有說,又眯起了眼睛。
練功區占地麵積極廣,大部分麵積都被青草所覆蓋,放眼望去,綠樹蔥蘢,遮擋了視線,偶爾有陣陣喊打的叫聲傳來。
除了最多的椰樹,武道學院中栽植的大多是常青植物,因此在這裡很難明顯地分清四季。
淩天宇興之所至,信步向喊打聲傳來的方向走去。
為了將各個不同的古武流派分彆開來,在練功區自然也會有不同的場地劃分,每個比賽項目都會有三個到五個不等的常規露天練功場。
每個練功場之間並沒有建以高牆而形成大院,而是以紫藤纏繞形成了紫藤牆和紫藤門,而且各種不同品種紫藤的栽植在元宗武道院中隨處可見,因此,當地亦有人稱之為紫藤武道院。
紫藤牆高約兩米,透過密密的葉片空隙,可以看見裡麵正有幾人在訓練。
在十大武道院中因為導師和古武流派的差異,武道院也會自發地組織一定的團體,元宗武道院中這樣的小團體也有不少,不過可以將之歸為三個大的團體:拳腳、刀劍和暗器。
很多文字的描寫中,對於暗器這種算不上光明正大的武技大多持有貶低的態度,但是不可否認,暗器的威脅絕對是最大的,尤其在武道院中,這個團體也最受人尊重,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在不知不知覺之間中了彆人的暗算。
空氣中偶爾傳出來“嗖嗖”的破空聲,足見其腕力之大。反正無事可乾,淩天宇隱身在樹蔭下,仔細地向練功場看去。
練功場的麵積呈狹長型,寬約二十米,長度至少在五十米開外。其間豎立著幾十個高矮大小不同的標靶。
連霍是武道院二年級的學員,出身於一個飛石暗器世家,雖然早已沒落,卻也有祖上流傳下來一些巧妙的暗器手法。
入學的第二個月,就擊敗了武道院眾多有名的暗器好手,如今在武道院中,除了三年級的鄭宇笙,再無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
連霍身高在一米八以上,身材健美而修長,眉目之間隱隱含有一絲少年得誌的傲氣,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那是逼人的英氣。
“嗖!”破空之聲傳來,一片薄薄的不規則白色石片,急速旋轉著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瞬息之間在三十米開外一個小小的標靶中心留下了一個印痕。
“連霍,你是怎麼做到的?石塊的直線目標和標靶之間至少相差在五米以上!”一個皮膚白皙的女孩驚訝地問道。
在連霍的身邊圍著五六個青年男女,他笑吟吟地說:“石片雖然極難控製,但是因為它具有不規則的缺口,因此在飛石中殺傷力也是最大的!隻要能夠精準地感受到石片飛行的軌跡,合理的利用風速,很容易就能夠做到的!”
紫藤牆外的淩天宇不由輕輕皺了皺眉頭,當日在青雲福地的時候他是利用天地之力才能夠將高爾夫球送進每一個球洞中。
他能夠感應到這個連霍的身上沒有絲毫天地之力的波動,完全是依靠自己的經驗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