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撕掉那張止損單,決心擁抱“價值投資”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境界都得到了升華。
我不再每天盯著盤口的紅紅綠綠心驚肉跳,也不再為一兩個點的波動而焦慮。我開始研究“青石重工”這家公司的基本麵。我把它過去五年的財務報表都下載了下來,趴在桌子上,拿著計算器,像個會計一樣,煞有介事地計算著它的市盈率、市淨率、淨資產收益率。
雖然我大學學的是經濟學,但那些理論知識早就還給了老師。我看得一知半解,但並不妨礙我得出結論——這絕對是一家被市場嚴重低估的好公司!
你看它的市盈率,才20倍,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你看它的市淨率,才1.5倍,股價都快跌破淨資產了,簡直是白菜價!
最重要的是,它手握大量訂單,又是“一帶一路”的核心受益者,未來的成長空間,不可限量!
我越研究,越覺得我買的不是股票,是華夏國未來的國運!
我甚至還效仿那些真正的價值投資大佬,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親自跑到了“青石重工”的廠區門口。雖然門衛大爺沒讓我進去,但我隔著鐵柵欄,看著裡麵巨大的廠房和來來往往的運輸卡車,內心湧起一股豪情。
“穩了!”我對自己說,“這麼大的實體企業擺在這裡,還能讓你虧錢不成?”
我把我的研究成果,發到了股票群裡,洋洋灑灑幾千字,從宏觀經濟分析到公司核心競爭力,引經據典,數據詳實。
群友們都被我鎮住了。
“臥槽!浩然兄真是大神!研究得太透徹了!”
“我服了,跟浩然兄一比,我們簡直就是在賭博。”
“不說了,聽浩然兄的,這票我拿到天荒地老!”
在一片吹捧聲中,我徹底完成了從“林神”到“林老師”的轉變。我享受著這種被人依賴和崇拜的感覺,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位運籌帷幄的投資大師。
然而,k線圖,並不會因為我的研究報告寫得好,就給我麵子。
“青石重工”在高位橫盤了兩個星期之後,開始掉頭向下了。
一開始,隻是微跌,每天跌個百分之零點幾,像鈍刀子割肉,不疼,但讓你難受。
群裡有人開始動搖了。
“林老師,這……怎麼還跌了啊?”
“是不是行情結束了?我有點想跑了。”
我立刻站出來,給大家“充值信仰”:“大家不要慌!這是正常的調整!我稱之為‘黃金坑’!是主力在拉升前,洗掉最後的不堅定分子!記住我們是價值投資者,不要被短期的波動迷惑了雙眼!股價下跌,恰恰是給我們加倉的機會!”
為了證明我的理論,也為了穩住軍心,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加倉。
我把賬戶裡剩下的二十多萬資金,又投入了十萬,在下跌的過程中,買入了“青石重工”。我的總持倉,達到了三十五萬,倉位接近七成。
我的“補倉”行為,像一針強心劑,暫時穩住了群裡的情緒。
但是,股價並沒有因為我的“抄底”而止跌。它就像一個漏了氣的皮球,晃晃悠悠,一路向下。
3…5…8…
我那剛剛回血的五萬塊浮盈,很快就消失殆儘,並且開始由盈轉虧。
賬戶,又綠了。
我的心態,開始出現了一絲裂痕。說好的“黃金坑”呢?怎麼越挖越深,感覺快挖到地核了?
更讓我難受的是,我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我曾經不屑一顧的“垃圾題材股”,在我持股下跌的這段時間裡,一個個都飛上了天。什麼“虛擬現實”、“在線教育”,沾邊就漲,連續一字板都是家常便飯。
而我,守著我那所謂的“價值股”,像個抱著金飯碗要飯的乞丐,眼睜睜地看著彆人大魚大肉,自己卻在喝西北風。
嫉妒和焦慮,像兩條毒蛇,開始啃噬我的內心。
張凱給我打電話,興奮地說:“浩然,我聽你的,上次虧了一萬多以後,就小倉位玩玩。前幾天瞎蒙了一隻搞vr的股票,五萬塊,一個星期就變成八萬了!這牛市也太爽了!”
我聽著他的話,心裡五味雜陳。我一個研究基本麵、分析k線的“專業人士”,竟然還不如一個瞎蒙的?
“那你小心點,那種票沒業績,漲得快,跌得也快。”我隻能這樣酸溜溜地回複他。
掛了電話,我看著自己賬戶裡那10的虧損,第一次對自己的“價值投資”理論,產生了深深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