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的客廳寬敞明亮,落地窗外是滾滾江水。我們剛剛坐下,茶水還沒來得及泡上,這個電話就如一記驚雷炸響。秦若菲的臉色瞬間變了,她抓起手機,眉頭緊鎖。我也拿出自己的手機,迅速搜索那個公眾號。空氣中仿佛凝固了,一股不祥的預感籠罩而來。
“深海資本故事”,這個名字我並不陌生。
這是近年來在華夏國財經圈異軍突起的一家自媒體。
以深度、專業、文筆犀利,和背景神秘而著稱。
他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在金融圈和社交媒體上引發病毒式的傳播。
據說,其創始人本身就是一位背景極深的資深媒體人。
在資本圈人脈極廣。
是無數上市公司又敬又怕的“無冕之王”。
我打開手機,點開了那篇剛剛推送了不到一個小時,閱讀量卻已經突破了10萬+的文章。
文章的標題,很文藝,也很煽情。
——《那片被遺忘的向日葵,與一個帝國沒有講完的故事》。
看到這個標題,我的心沉了下去。這不是普通的財經分析,而是帶著濃厚的情感色彩。秦若菲湊過來,一起看著屏幕。她的呼吸變得急促,手指微微顫抖。我們開始閱讀文章的內容,每一個字都像一根針,刺進我們的神經。
文章的開頭,並沒有任何火藥味。
而是用一種近乎於寫詩的筆觸,描繪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個名叫“阿晴”的美麗而又才華橫溢的女大學生。
她如何愛上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阿雲”。
她如何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陪著他一起,在一個沒有窗戶的地下室裡,描繪商業帝國的藍圖。
文章的文筆極好。
字裡行間,都充滿了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所特有的理想主義和浪漫氣息。
讀來,讓人心馳神往。
接著,文章用大量的細節,描寫了他們創業的艱辛。
“阿晴”如何用她過人的商業天賦,為公司拿下了第一筆救命的訂單。
“阿雲”如何在最艱難的時候,對著“阿晴”許下“日月同輝”的海誓山盟。
文章裡,甚至引用了一些從未公開過的早期創業夥伴的口述。
讓整個故事顯得無比的真實和可信。
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帝國初具雛形的時候。
“阿雲”為了一個更大的“未來”,選擇與一個對他事業有巨大幫助的“豪門千金”聯姻。
而“阿晴”則帶著他們剛剛出生的兒子,和腹中尚未出世的女兒,黯然遠走異國他鄉。
文章的後半部分,筆鋒一轉。
開始用一種極具同情心的視角,描寫了“阿晴”在海外獨自撫養一雙兒女的艱辛。
她如何在餐館洗盤子補貼家用。
她如何在深夜教導兒子學習中文和帝國的商業知識。
她如何在臨終前依舊思念著故鄉的那片向日葵。
文章將“阿晴”塑造成了一個偉大、堅韌、癡情而又富有犧牲精神的完美女性形象。
一個被資本和無情的商業帝國所辜負的悲劇英雄。
而文章的結尾,更是神來之筆。
它沒有對“阿雲”和那個所謂的“豪門千金”進行任何直接的道德批判。
而是拋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當一個商業帝國,建立在對一個女性最徹底的辜負之上時。它的光鮮與偉大,是否還值得我們去稱頌?”
——“而那兩個流淌著帝國一半血脈的孩子,在母親含冤離世後,回到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他們想要的,究竟是金錢?還是一個遲來的公道?”
整篇文章,長達五千餘字。
沒有提一個“秦”字。
沒有提一個“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