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2章:江南迷局·暗潮初湧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五月二十四)·江南·蘇州碼頭
蒸騰的暑氣如濃稠的熱浪,裹著運河水汽撲麵而來,讓人瞬間汗流浹背。陸硯昭身姿挺拔,步伐沉穩,抬手巧妙地擋開迎麵撞來的漕運工人。他腰間影閣令牌在明晃晃的陽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仿佛在訴說著影閣的神秘與威嚴。春桃緊跟在他身後,動作敏捷,將最後一隻信鴿放飛天際。信鴿撲騰著翅膀,消失在湛藍的天空中。“公子,分舵傳來消息,沈百戶今日巳時提審杭州知府,劉府上下突然換了三批仆役。”春桃壓低聲音,神色凝重地說道。
陸硯昭摩挲著袖中從破廟帶回的蓮花紋紐扣,眉頭微皺,目光如炬,掃過碼頭邊西域商隊的雕花馬車。那車轅上的蓮花圖騰,與影閣密道暗記如出一轍,仿佛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聯係。“讓影衛盯著商隊賬本,”他壓低聲音,語氣不容置疑,“尤其是往來京城的香料運輸記錄。”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五月二十四)·杭州·知府衙門
沈知微柳眉倒豎,將供狀重重拍在案上,那墨跡未乾的“影閣主使”四字如同一把利刃,刺得劉知府瞳孔驟縮,臉上瞬間沒了血色。堂外驚雷炸響,仿佛是上天的怒吼,緊接著暴雨傾盆而下,雨水順著飛簷砸在青磚上,濺起細密的水霧,仿佛是一層薄紗籠罩著整個知府衙門。“劉大人,三日前您還病入膏肓,今日卻能起身指認影閣?”她抽出繡春刀,刀刃閃爍著寒光,抵在對方喉間,眼神犀利而堅定,“可知道誣陷朝廷密探是何罪名?”
劉知府脖頸滲出冷汗,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聲音沙啞而痛苦:“沈百戶...去查城西...方...”話音未落,七竅湧出黑血,整個人癱倒在地,死狀淒慘。沈知微迅速探向他的頸動脈,指尖沾了片暗紫色——是西域奇毒“牽機引”。
“好手段。”陸硯昭的聲音從廊下傳來,他邁著從容的步伐,踏著積水而入,手中折扇輕點劉知府嘴角,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冷峻與洞察。“這毒發時間拿捏得極準,看來有人不想讓真相浮出水麵。”他瞥見供狀上的朱砂印,突然愣住——那印泥的色澤,竟與東宮賞賜給太子伴讀的禦用朱砂一模一樣。這一發現,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一顆巨石,激起層層漣漪。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五月二十五)·京城·乾清宮
弘治皇帝坐在龍椅上,握著奏報的手微微發顫,案頭堆著江南貪墨案的卷宗,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他心頭。窗外梧桐葉沙沙作響,像是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貼身太監陳寬跪坐在旁研墨,墨汁滴入硯台的聲音格外清晰,仿佛是時間的滴答聲,提醒著皇帝事態的緊迫。“太子最近總與陸硯昭混在一起,”皇帝突然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你說,鎮國公府這二公子,當真隻是個愛搗鼓奇技淫巧的閒散人?”
陳寬的動作頓了頓,心中暗自思索如何回答。“陛下,陸公子雖行事跳脫,卻忠心耿耿。前兒還教太子殿下用琉璃片聚光生火呢。”他偷瞄皇帝神色,又小心翼翼地添道,“不過江南之事牽扯影閣,老奴聽說...沈知微的父親,似與方孝孺有些淵源。”
皇帝擱下筆,目光望向窗外雨幕,眼神深邃而憂慮。“傳旨給陸崇淵,讓他兒子速速查清此案。但記住——”他的聲音陡然冷冽,仿佛寒冬的冷風,“無論真相如何,都不能動搖朝局。”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五月二十五)·杭州·影閣分舵
陸硯昭滿臉怒色,將劉知府的屍檢報告摔在輿圖上,那紅筆圈出的“牽機引”產地與西域商隊路線完全重合,仿佛一條無形的線,將所有線索串聯起來。春桃捧著新到的密信衝入,氣喘籲籲地說道:“公子!京城急報,陛下過問江南案,還特意提到...沈百戶的身世。”
話音未落,窗外傳來異響。陸硯昭反應迅速,反手甩出銀針,釘住簷下黑影。那人落地時露出飛魚服衣角——竟是錦衣衛暗探。“沈知微!”他咬牙攥緊報告,紙上“方孝孺”三字被冷汗暈開,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五月二十六)·杭州·沈宅
沈知微跪坐在祠堂內,神情哀傷而肅穆。燭火搖曳中,供桌上的玉佩泛著溫潤的光,仿佛在訴說著家族的往事。玉佩背麵的“方”字,與父親臨終前血書的筆跡分毫不差。“小姐,”貼身丫鬟匆匆入內,輕聲說道,“陸公子求見,說有關於‘劉先生’的線索。”
她起身時,袖中掉出張紙條,上麵用朱砂寫著:“明日巳時,破廟相見。——陸”沈知微望著紙條上的字跡,突然想起劉知府供狀上的朱砂印,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一種莫名的緊張與期待湧上心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五月二十七)·破廟
陸硯昭提前半個時辰抵達,在神台下發現半截燒焦的竹簡。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竹簡,借著透光的瓦縫,仔細看清上麵的字跡:“影閣初代樓主...與方先生...”腳步聲由遠及近,沈知微撐著油紙傘踏入,傘麵上的蓮花紋與他袖中紐扣如出一轍,仿佛是命運的巧合。
“陸公子約我來,就是看這堆灰燼?”她瞥向地上的竹簡殘片,目光突然凝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與疑惑。陸硯昭順著她的視線望去,隻見竹簡邊緣,赫然印著半枚東宮朱砂指印。這一發現,讓兩人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驚雷炸響,暴雨再次傾盆而下。兩人同時抬頭,破廟漏雨的屋簷下,雨水衝刷著地麵,卻衝不掉那枚鮮紅的印記,仿佛那印記是刻在曆史深處的烙印。遠處傳來馬蹄聲,春桃騎著快馬疾馳而來,聲音焦急:“公子!京城急報,陛下下旨徹查江南案,命您三日內回京述職!”
沈知微握緊腰間繡春刀,傘柄上的蓮花紋硌得掌心生疼,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然。陸硯昭望著她欲言又止,最終隻是將竹簡殘片塞進她手中,鄭重地說道:“收好,或許這就是解開‘劉先生’之謎的鑰匙。”他翻身上馬,暴雨打濕的衣袍下,藏著封未送出的密信——那是寫給太子朱厚照的,關於江南案與東宮朱砂印的關聯推測。
破廟在雨幕中漸漸模糊,陸硯昭回頭望去,隻見沈知微仍立在原地,手中竹簡被雨水浸透,卻死死攥著不放。這場始於江南貪墨的迷局,此刻終於露出冰山一角,而背後牽扯的,竟是朝堂最深處的秘密。當弘治皇帝的旨意如烏雲壓境,當東宮秘辛與靖難遺孤的命運交織,陸硯昭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他深知,這不僅關乎江南百姓的安危,更關乎整個朝廷的穩定與未來。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中,他和沈知微如同兩顆在黑暗中摸索的棋子,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他們心中的正義之火,卻從未熄滅。而京城那座威嚴的宮殿裡,弘治皇帝正密切關注著江南的一舉一動,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