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京畿風雲·朱印迷蹤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23章 京畿風雲·朱印迷蹤

第23章 京畿風雲·朱印迷蹤(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3章:京畿風雲·朱印迷蹤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六月初二)·京城·乾清宮

鎏金銅鶴香爐中飄出的龍涎香,與殿外暴雨的潮氣在金磚上交織成朦朧霧氣。陸硯昭伏在冰涼的地麵,將用油布層層包裹的刺客密信與西域商隊通關文牒高舉過頂,袖口浸透的雨水在青磚上洇出深色痕跡。禦座上的弘治皇帝撚著山羊胡,指節輕叩著案頭的青玉鎮紙,鎮紙邊緣雕刻的蓮花紋與密信上的朱砂印遙遙相映。

“你說這朱砂印是東宮侍讀所用?”皇帝的聲音透過繚繞香霧傳來,尾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震顫,“可朕記得,三年前賜給太子伴讀的朱砂,皆是內廷特製,每匣都有唯一編號。”

“陛下明鑒。”陸硯昭額頭抵地,餘光瞥見侍立在旁的太監陳寬研磨時微顫的手腕,“臣已令影閣暗衛核查編號——刺客密信上的朱砂,與李東陽門生王順領走的‘辰字三號’匣完全吻合。更蹊蹺的是,王順之父曾與方孝孺同朝為官。”

“方孝孺……”皇帝猛地將手中茶盞頓在案上,青瓷盞底磕出細密裂痕,“當年‘誅十族’的舊案,難道要在朕手裡翻覆?”他起身走到懸掛的輿圖前,指尖劃過應州邊境的朱砂標記,“你說西域商隊的路線直指韃靼,他們要火器做什麼?”

陸硯昭趁機呈上用宣紙臨摹的火器圖紙:“陛下請看,這是臣在杭州破廟發現的‘一窩蜂’火箭改良圖,其尾翼穩定設計與臣此前呈給工部的方案極為相似。若讓韃靼得了此技術,邊境恐成火海。”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更可怕的是,圖紙角落的朱砂批注筆跡,與杭州知府劉大人的供詞如出一轍。”

陳寬倒茶的手驟然一抖,滾燙的茶水濺在紫檀木案上,燙出深色斑點。皇帝盯著圖紙邊緣的蓮花防偽紋,突然轉身逼視陸硯昭:“陸卿家可知,影閣初代樓主也姓劉?”

這句話如驚雷炸響,陸硯昭猛地抬頭,撞進皇帝深不見底的目光。殿外一道閃電劈下,照亮禦座後的蟠龍金漆——那龍爪正攫著一朵含苞蓮花。

“臣……略有耳聞。”陸硯昭斟酌著開口,“但初代樓主失蹤已逾百年,難道……”

“沒有難道!”皇帝突然提高聲音,袍袖掃過案幾,散落的密信在金磚上滑出刺耳聲響,“朕命你暫攝影閣事務,非為查什麼貪墨案!”他踢開腳邊的卷宗,露出底層影閣密檔的封皮,“重組風火水山四堂,用你那套《唐韻》反切法加密信鴿網,把所有姓劉的、與方孝孺有關聯的,給朕查個水落石出!”

陸硯昭叩首時,額頭觸到一塊冰涼硬物——是皇帝踢落的密檔,封皮上“劉姓樓主”四字被朱砂粗粗圈紅。他突然明白,皇帝真正在意的並非江南貪腐,而是影閣百年前的秘辛,以及那可能動搖國本的靖難遺孤勢力。

“臣遵旨。”陸硯昭抓起密檔,指尖在“失蹤”二字上停頓,“但重組影閣需有信物號令群僚。”

皇帝沉默片刻,從腰間解下一枚玄鐵令牌擲在他麵前。令牌正麵是展翅雄鷹,背麵的蓮花紋與陸硯昭腰間的影閣令牌截然不同:“這是初代樓主留下的鷹紋令,持此令可調用影閣所有暗樁。記住——”他的聲音突然蒼老十歲,“無論查到什麼,都不能讓太子知道。”

令牌入手冰涼,金屬表麵傳來奇異的震顫。當陸硯昭退出乾清宮時,暴雨已停,西斜的夕陽刺破雲層,將他的影子拉得細長。陳寬追至丹陛下,塞給他一包金瘡藥:“陸公子,方才陛下在禦案下藏了份奏折,首頁寫著‘方孝孺餘黨借影閣複國’。”

陸硯昭握緊鷹紋令,望著紫禁城簷角猙獰的瑞獸,突然想起杭州破廟窯壁上的刻字——“弘治七年,劉姓樓主密會方孝孺門生”。原來從江南貪墨案伊始,這便是一場持續百年的複仇棋局。當他用《唐韻》反切法重組影閣四堂時,那些蟄伏暗處的“劉先生”們,早已布下針對皇權的殺局。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六月初三)·杭州·廢窯

沈知微用匕首撬開暗格銅匣的瞬間,窯頂破洞漏下的光柱映出半張泛黃圖紙。“一窩蜂”火箭的改良圖樣旁,朱砂批注筆鋒淩厲,與劉知府供詞如出一轍。匣底刻著的“劉”字深陷木紋,邊緣磨損處露出與影閣令牌同源的玄鐵。她指尖撫過匣內暗層,摸出一枚斷裂的玉佩——正麵是方孝孺特有的“方”字篆刻,背麵竟鑄著影閣初代樓主的鷹紋。

急促的鴿哨聲自窯外傳來,她解下信鴿腳上的竹筒,展開的密信上是陸硯昭剛勁的筆跡:“陛下準奏重組影閣,新製四色腳環已啟用。東宮侍讀王順私刻朱砂印,其父與方孝孺同榜進士。《唐韻》反切法密本已送江南分舵。”

沈知微將斷裂玉佩按在掌心,兩半紋路恰好拚成鷹踏蓮花紋。原來“劉先生”並非單一個體,而是打著初代樓主旗號的靖難遺孤殘部。她突然想起父親遺物中半幅輿圖——應州防線與西域商隊路線在圖上形成尖銳箭頭,直指京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弘治十一年1498年)·夏六月初三)·京城·鎮國公府

陸硯昭將《唐韻》反切法密本拍在檀木桌上,春桃正用蛋清小心固定刺客密信上的指紋:“公子,江南影衛傳回沈百戶密信——廢窯銅匣刻‘劉’字,內藏方孝孺玉佩殘片。”她遞過另一封京畿密報,紙角染著些許茶漬,“劉瑾在東宮搜出西域商隊賬本,正與陸國公一同審訊王順。”

“方孝孺玉佩?”陸崇淵從暗格取出一枚鷹紋令牌,與陸硯昭手中的令牌並置,雙鷹展翅紋在燭光下渾然一體,“當年樓主失蹤前,確與方孝孺有過三次密會記錄。看來‘劉先生’是想借影閣舊權,為靖難遺孤翻案。”他指向輿圖上的應州,紅筆標注的邊軍急報壓在圖紙一角:“韃靼部落突然集結,斥候發現改良火器蹤跡,形製與你呈給工部的‘一窩蜂’極為相似。”

話音未落,信鴿撲棱著飛入,銀爪係著染血的信箋。春桃解下展開,臉色霎時煞白:“公子!沈百戶在廢窯遇襲,綁匪留字要用影閣令牌換她,交易地點在應州邊境黑風口!”

陸硯昭盯著“黑風口”三字,握緊初代樓主的鷹紋令牌,金屬棱角硌得掌心生疼。這不是綁架,而是陷阱——對方想用沈知微誘出影閣秘寶,更要借機奪取他尚未完成的火器改良技術。當江南線索指向靖難舊案,應州的戰火已悄然點燃,他必須在三日內完成影閣四堂重組,用《唐韻》加密構建新情報網,同時破解對方以初代樓主名號設下的死局。

窗外夜色漸濃,陸硯昭鋪開空白卷宗,提筆寫下“風、火、水、山”四堂名號。墨汁落在宣紙上,暈染出深淺不一的黑,如同此刻盤根錯節的朝局。而在遙遠的杭州,沈知微正用方孝孺玉佩磨著綁繩,玉佩棱角在黑暗中閃著冷光,映出她眼中與陸硯昭如出一轍的決絕——這場橫跨百年的迷局,終將在繡春刀與火銃的碰撞中,揭開最後的真相。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愛助人為樂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 熾野侵占 哈?五歲萌寶竟是隱藏小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