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子銃秘造?隕鐵淬鋒_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 第182章 子銃秘造?隕鐵淬鋒

第182章 子銃秘造?隕鐵淬鋒(1 / 1)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182章:子銃秘造?隕鐵淬鋒

正德三年1508年)?夏六月二十四日)?虎豹營工坊兵工廠

天還未亮,兵工廠的河道旁已傳來“吱呀”的轉動聲——那是水力鍛造機的木質齒輪開始咬合,帶著晨露的涼意,將動力傳遞到鑄銃作坊深處。陸硯昭身著漿洗得發白的玄色短褂,袖口挽至肘部,露出小臂上因常年握刀留下的舊疤。他站在作坊中央的鐵砧旁,手中捧著一支半成型的“子母銃”母管,指尖反複摩挲著後膛的儲彈槽——槽壁剛用細砂紙打磨過,觸感光滑卻仍留著細微的紋路,這是為了讓子銃裝卸時既能卡緊,又不會因過於光滑而打滑。

“指揮,按您畫的圖紙,子銃的卡榫已鑄出二十枚,但能用上的隻有三枚。”趙小匠戴著厚厚的牛皮手套,從木箱裡捧出一堆隕鐵鑄件,金屬零件在晨光下泛著冷硬的光澤,“這隕鐵太硬,普通銼刀磨不動,用剛淬火的鋼銼,磨不了幾下刃口就卷了。您看這枚,卡榫頭部磨得太尖,裝進去就拔不出來;這枚又太圓,卡不緊,一晃動就鬆了。”

陸硯昭拿起一枚卡榫,對著晨光端詳——隕鐵特有的星點狀紋路在光下清晰可見,這是從京營庫房調來的上等隕鐵,比普通精鋼堅韌三倍,卻也難倒了不少工匠。“把工坊新製的‘細齒隕鐵銼’取來,”他轉身走向工具架,架上整齊排列著各式鑿刀、銼刀,最上層放著幾把刀刃泛著藍光的特殊工具,“這是用西域傳來的‘冷鍛法’打造的銼刀,刀刃裡摻了隕鐵粉末,能磨動隕鐵。再調兩名火堂的老工匠來,他們早年給兵部造過弩機零件,最擅長精細活。”

趙小匠立刻應聲而去,不多時便領來兩名須發皆白的工匠——老周和老鄭,兩人手上都布滿老繭,指關節因常年用力而變形。“見過陸指揮。”老周拱手行禮,目光落在桌上的卡榫上,“這活兒咱們熟,早年造連弩的機括,比這還精細,就是費功夫,一枚卡榫至少得磨一個時辰。”

“不急,”陸硯昭將細齒銼刀遞過去,“咱們要的是精度,不是速度。每枚卡榫的厚度控製在三分,頭部弧度要跟儲彈槽的卡槽嚴絲合縫,裝拆十次都不能鬆垮。”他頓了頓,又道,“你們先用工坊的廢隕鐵練手,摸透了手感再上正經零件,彆浪費了好材料。”

作坊外突然傳來重物落地的聲響,伴隨著猛虎衛士兵的吆喝聲。陳猛擦著額頭的汗走進來,肩上扛著個沉甸甸的帆布包,裡麵是剛從京營轉運來的子銃槍管——三十支槍管整齊排列,每支都已鑿好螺旋膛線,內壁泛著幽藍的淬火光澤。“指揮,按您的要求,猛虎衛選了五十名擅長精細活的士兵,都在外麵的空地上候著,每人手裡都拿著廢槍管練鑿膛線呢。”陳猛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上麵記著士兵們的練習進度,“最快的能一天鑿兩支廢槍管,但膛線間距還不均勻,有的地方寬一分,有的地方窄一分。”

“讓他們彆急。”陸硯昭接過進度表,指尖劃過上麵的名字,“把‘螺旋膛線間距圖’給他們每人發一張,圖上標了每圈膛線的具體位置,按圖練。三天後我來檢查,合格的才能上手新槍管。”他指著牆角堆著的舊火銃,“這些是去年從蓮黨手裡繳獲的,槍管直且光滑,百步外就打不準,咱們改良的螺旋膛線,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彈丸旋轉著飛出去,就像陀螺一樣穩,射程和精度才能提上來。”

說話間,沈知薇提著食盒走進作坊,肩上的飛魚紋製服沾著些塵土,顯然是剛從外麵趕來。“剛從錦衣衛衙門繞過來,王勇指揮使讓我帶了些點心,說是給工匠們墊墊肚子。”她打開食盒,裡麵是熱氣騰騰的肉包子和綠豆湯,“另外,獵鷹衛暗衛傳回消息,浣衣局那邊沒異常,劉瑾和馬永成除了捶衣裳,就是跟其他太監搶飯吃,沒跟外人接觸。倒是京營庫房附近,昨天有兩個鹽商打扮的人徘徊,雄獅衛趕過去時,人已經跑了,隻留下個刻著蓮花紋的錢袋——應該是蓮黨的人。”

陸硯昭接過綠豆湯,喝了一口,涼意順著喉嚨滑入腹中,驅散了些許暑氣。“蓮黨還沒放棄找隕鐵,”他放下碗,目光重新落在子銃上,“咱們的火器早一天造好,京營的隕鐵就多一分安全,士兵們上戰場就多一分保障。趙小匠,子銃的儲彈槽再加深半分,這樣能裝更多火藥,彈丸初速度還能再提些。”

趙小匠立刻拿起鑿刀,在母管的儲彈槽裡小心地鑿著,火星順著槽壁滑落,落在鋪在地上的防火毯上,瞬間熄滅。“指揮,您說這子母銃要是推廣到全軍,以後打仗是不是就不用那麼多人衝陣了?”他一邊鑿,一邊問道,語氣裡滿是期待——早年他跟著父親在工部造火器,最遺憾的就是火銃精度差、射速慢,看著士兵們拿著不好用的武器上戰場,心裡總不是滋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會的。”陸硯昭點頭,眼神堅定,“等咱們的盤龍銃和子母銃普及了,大明的士兵就能在百步外壓製敵人,不用再靠血肉之軀去拚。去年在大同府,咱們的火銃手要衝到五十步內才能勉強命中,多少兄弟就倒在這五十步的距離裡。現在有了這些改良,以後這樣的犧牲會少很多。”

午時的太陽漸漸升高,作坊內的溫度也越來越高,熔爐裡的隕鐵水泛著青白色的光,映得每個人臉上都紅彤彤的。老周和老鄭終於磨好第一枚合格的卡榫——指甲蓋大小的零件,邊緣光滑,厚度正好三分,裝在母管的卡槽裡,裝卸十次都順暢無阻,沒有絲毫卡頓。

“成了!”老周興奮地舉起卡榫,聲音因激動而有些發顫,“這輩子造了這麼多火器零件,就屬這個最稱手!”

陸硯昭接過卡榫,反複測試了幾次,滿意地點頭:“就按這個標準來,每磨好一枚,立刻送到組裝區,彆等攢夠了再弄。陳猛,讓猛虎衛的士兵把打磨好的子銃槍管都搬過來,咱們開始組裝第一支完整的子母銃。”

組裝的過程比想象中更複雜——子銃要與母管嚴絲合縫,扳機要能精準觸發子銃的火門,燧石的位置要剛好能點燃火藥。工匠們圍在桌邊,各司其職:有人裝卡榫,有人裝燧石,有人調試扳機,陸硯昭則在一旁盯著,時不時指出需要調整的地方。沈知薇也沒閒著,她從錦衣衛帶來的二十枚“燧石火帽”派上了用場——這是錦衣衛新製的銅製零件,比普通燧石更耐用,點火成功率能提高一成,雨天也不用擔心受潮點不著火。

“把火帽裝在扳機上,”沈知薇拿著火帽,教工匠們安裝,“這樣扣扳機時,火帽會直接撞擊燧石,火花更旺,也更省燧石。剛才試了幾發,確實好用,比原來的點火方式穩多了。”

陸硯昭看著火帽在扳機上卡緊,扣動時“哢嗒”一聲,火花比平時更亮,心中不禁感慨——若早有這樣的火帽,去年在黑風口遭遇瓦剌騎兵時,也不會因為雨天點火難而陷入被動。現在有了盤龍銃的螺旋膛線、子母銃的後膛儲彈,再加上這耐用的燧石火帽,改良後的火器才算真正完備。

傍晚時分,第一支完整的子母銃終於組裝完成。陸硯昭親自提著它去了試射場,沈知薇、陳猛、趙小匠,還有老周、老鄭等工匠都跟在後麵,連猛虎衛的士兵也湊了過來,想看看新火器的威力。試射場的靶子早已備好——百步外立著十具稻草紮的人形靶,每具靶的胸口都畫著紅圈,是標準的射擊目標。

夕陽的餘暉灑在子銃上,槍管上的虎豹紋在光下愈發清晰。陸硯昭端起銃,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目光瞄準最中間的靶心。他深吸一口氣,扣動扳機——“砰”的一聲巨響,彈丸帶著尖銳的破空聲飛出,精準命中靶心,稻草碎片飛濺而出。不等硝煙散儘,他迅速用拇指按下母管上的卡榫,空子銃“啪”地脫落,另一隻手早已備好新的子銃,對準儲彈槽一推,“哢”的一聲,子銃穩穩卡入。第二發、第三發接連射出,三發彈丸都落在靶心周圍,間距不足兩寸,精度遠超傳統火銃。

“中了!三發都中了!”趙小匠興奮地拍手,聲音在試射場上回蕩,“這速度,這精度,比傳統火銃強太多了!以後上戰場,咱們的火銃手再也不用怕打不準、射不快了!”

老周和老鄭也激動得抹眼淚,老鄭顫巍巍地說:“這輩子能造出這樣的火器,值了!以後咱們大明的士兵,終於能在遠處就把敵人打跑了!”

陸硯昭放下子銃,看著遠處插滿彈孔的靶紙,心中卻想起去年在北疆的戰場——那時他帶著夜梟衛深入敵營,身邊的士兵因為火銃打不準,隻能提著繡春刀衝上去與瓦剌騎兵近戰,不少兄弟就那樣永遠留在了漠北的黃沙裡。如今有了改良後的火器,這樣的悲劇或許能少些,再少些。

“大家再加把勁,”他轉身對眾人道,“還有四天時間,咱們要趕在七月初一之前,造出十支合格的盤龍銃和子母銃。七月初一那天,咱們帶著這些火器去見陛下,讓陛下看看,虎豹營的工匠能造出怎樣的武器,虎豹營的士兵能用這些武器,護得住大明的每一寸土地,護得住天下百姓的安寧。”

夜色漸濃,兵工廠的燈火卻一盞盞亮了起來,將整個作坊照得如同白晝。熔爐的火光映著工匠們忙碌的身影,鑿刀敲擊槍管的“篤篤”聲、金屬零件碰撞的“叮當”聲、水力鍛造機的“吱呀”聲,還有工匠們偶爾的交流聲,交織在一起,像一首激昂的戰歌,在夏夜裡久久回蕩。陸硯昭站在燈火中央,手中握著那支剛試射完的子母銃,指尖撫過槍管上的虎豹紋——這不僅是一支武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他對大明江山的承諾,是對無數犧牲士兵的告慰,也是對天下百姓的守護。

他知道,改良火器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教士兵們熟練使用,要在全軍推廣,要應對蓮黨可能的破壞,要守護好京營的隕鐵……還有很多事要做。但此刻,看著眼前忙碌而充滿希望的場景,他心中充滿了力量——隻要虎豹營上下一心,隻要大明的工匠們齊心協力,就沒有造不出的武器,沒有守不住的江山。

遠處的鐘樓傳來亥時的鐘聲,渾厚的聲響在夜空中擴散。陸硯昭最後檢查了一遍作坊的熔爐,確認火勢穩定後,才轉身離開。走在回營的路上,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月光皎潔——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江山,值得他們用一切去守護。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愛助人為樂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 熾野侵占 哈?五歲萌寶竟是隱藏小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