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198章:歸京述職?宮城暗流
正德三年1508年)?夏九月初四)?辰時?京城正陽門
辰時的陽光灑滿京城,正陽門的吊橋緩緩放下,陸硯昭與沈知薇騎著馬,帶著十名錦衣衛暗衛,緩緩駛入城門。玄色虎豹營製服與飛魚紋錦衣衛製服在人群中格外顯眼,腰間的“奉直大夫”爵位牌與指揮同知腰牌,隨著馬蹄輕晃,吸引著往來百姓的目光。
“沒想到京城這麼熱鬨,”沈知薇勒住馬,看著街邊的商鋪與人群,“比宣府繁華多了,卻也複雜多了。”
陸硯昭點頭,目光掃過城門兩側的錦衣衛暗哨——他們是王勇派來接應的人,正用眼神示意“一切安全”。“先去錦衣衛衙門交接暗衛事務,”他對沈知薇道,“把宣府的暗衛調度情況跟王勇說清楚,再一起準備明日麵聖的事。”
兩人剛走下吊橋,一名錦衣衛小旗就快步迎上來,躬身道:“陸大人、沈同知,指揮使大人已在衙門等候,還備好了馬車,說讓您二位先歇口氣。”
百姓們漸漸圍攏過來,有的認出陸硯昭是“造火器退瓦剌”的將領,紛紛拍手叫好:“陸大人辛苦了!多謝您守住邊疆!”
陸硯昭對著百姓拱手:“多謝大家關心,守住邊疆是臣的本分。”
沈知薇笑著補充:“以後定會造出更多好火器,讓大明更安穩。”
在百姓的目送中,兩人登上錦衣衛備好的馬車,朝著錦衣衛衙門的方向駛去。車窗外的京城街景不斷倒退,商鋪的吆喝聲、馬車的軲轆聲交織在一起,卻讓陸硯昭心中愈發警惕——京城的繁華之下,藏著比邊疆更複雜的暗流。
巳時?錦衣衛衙門大堂交接事務)
巳時的錦衣衛衙門,莊嚴肅穆。王勇身著指揮使製服,站在大堂門口迎接,看到陸硯昭與沈知薇下車,立刻快步上前:“陸大人、沈同知,一路辛苦!宣府大捷的消息早已傳遍京城,陛下天天盼著你們回來呢。”
“王大人客氣了,”陸硯昭拱手,“這次能守住宣府,多虧了錦衣衛暗衛的協助。”
沈知薇遞過暗衛調度表:“王大人,宣府的暗衛已交給副千戶,這是詳細的調度記錄,每日的巡查情況都在上麵。另外,歸京途中遇到三名瓦剌探子,已交給順天府審問,或許能問出些瓦剌的動向。”
王勇接過調度表,仔細看了看:“辛苦沈同知了。我已讓人盯著順天府的審問,有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你們。對了,關於劉瑾,暗衛查到他最近常往禦花園跑,似乎想找機會見陛下,隻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說不定是想借你們歸京的機會,搭些關係。”
陸硯昭眉頭微挑:“他剛升了副管事,還不安分?”
“小心為妙,”王勇道,“明日麵聖時,你們專注彙報宣府戰事和火器革新即可,若他湊上來,不必過多理會。另外,陛下讓你們帶的戰事圖譜,準備好了嗎?”
陸硯昭點頭,從行囊裡取出一卷圖譜:“都準備好了,上麵詳細畫了短銃禦敵的陣型和瓦剌的衝鋒路線,明日麵聖時,正好給陛下講解。”
午時?虎豹營工坊兵工廠回營查看)
午時的虎豹營兵工廠,依舊一片忙碌。趙小匠帶著工匠們,正在趕製第三批奔雷短銃,水力砂輪的轉動聲與金屬碰撞聲交織在一起。看到陸硯昭回來,趙小匠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迎上來:“指揮,您可回來了!您走後,我們已造好一百支短銃,消音槽和防凍火帽都按您的要求做的,您看看!”
陸硯昭接過短銃,檢查了消音槽和防凍火帽,滿意地點頭:“不錯,比之前的精度還高。十月要送兩百支到宣府,你們進度怎麼樣?”
“放心!”趙小匠拍著胸脯,“再有半個月就能完成,絕不會耽誤邊軍使用。另外,工部送來新的隕鐵,比之前的質量更好,造出來的短銃射程還能再遠五步!”
沈知薇走到原料庫旁,看著堆積整齊的防凍火帽:“這些火帽都加了羊油嗎?北疆冬天冷,可不能凍住。”
“加了!”趙小匠道,“每一枚都按您的要求,裹了三層加羊油的蠟,零下十度也能正常使用。”
陸硯昭看著工匠們忙碌的身影,心中踏實了不少:“陳猛暫代營中事務,沒出什麼差錯吧?”
“沒有,”趙小匠道,“陳將軍把營裡管理得很好,士兵們的訓練也沒落下,您就放心吧。”
兩人在兵工廠待了半個時辰,叮囑趙小匠加快火器量產、注意工匠安全後,才離開虎豹營,朝著家中的方向駛去——離家數月,他們也想好好歇口氣,為明日的麵聖做準備。
未時?陸府家中休整)
未時的陸府,安靜而溫馨。管家早已備好熱水和飯菜,看到陸硯昭與沈知薇下車,連忙快步迎上來,臉上滿是欣喜:“二少爺、二少奶奶,您們可算回來了!國公爺和老夫人一早就坐在正廳盼著,連早茶都沒心思喝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陸硯昭心中一暖——他竟忘了父親陸崇淵今日休沐,想來是聽到自己歸京的消息,特意推了外務留在家中。“父親也在正廳?”他腳下步伐加快,沈知薇提著裙擺緊隨其後,眼底滿是對家人的思念。
正廳裡,鎮國公陸崇淵身著藏青色常服,腰間懸著玉帶,正坐在太師椅上與老夫人低聲說話。聽到腳步聲,兩人同時抬頭,看到陸硯昭與沈知薇的身影,老夫人率先起身,眼眶微微發紅:“昭兒、知薇,可算把你們盼回來了!”
“父親,母親,讓您們擔心了。”陸硯昭躬身行禮,動作間帶著久彆歸家的恭謹;沈知薇也跟著屈膝問安,聲音溫和:“母親近日身子可安好?”
老夫人拉過沈知薇的手,指尖輕輕摩挲著她手腕上的玉鐲——那是陸家兒媳的信物,此刻帶著邊疆的涼意,更讓老夫人心疼:“知薇瘦了一圈,在邊疆定是吃了不少苦。快坐下,廚房溫著你們愛吃的蓮子羹,還有昭兒喜歡的醬肘子,都熱著呢。”
飯桌上,陸崇淵目光落在陸硯昭腰間的“奉直大夫”爵位牌上,伸手輕輕拿起,指腹撫過牌麵的篆字,眼中滿是欣慰:“奉直大夫雖為初級爵位,卻是陛下對軍事革新的認可。你如今專一統領虎豹營,不用分心錦衣衛的雜事,更能沉下心造火器、練兵馬,這是好事。”
“父親說得是,”陸硯昭給父親夾了塊醬肘子,“這次在宣府,奔雷短銃的威力已顯,百步外能破騎兵甲,若能在明年冬天前推廣到大同、薊州邊軍,北疆就能安穩不少。隻是劉瑾最近總往禦花園跑,似有攀附之意,需多留意些。”
陸崇淵臉色微沉,放下筷子:“劉瑾此人,向來善鑽營,之前因貪墨被貶,如今剛得些體麵就想找機會往上爬。明日麵聖,你隻需專注彙報正事,不必理會他的示好,免得被纏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