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04章:後宮議事?家國牽念
正德三年1508年)?秋十月十五日)?巳時?慈寧宮偏殿
巳時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慈寧宮偏殿的青磚地上,映出窗紙上“鬆鶴延年”的紋樣。張太後身著醬色繡金褙子,端坐在主位的紫檀木椅上,手中摩挲著一串菩提子佛珠;皇後沈雲舒、賢妃林婉兮、惠妃蘇瑤、宸妃陸明瑤依次坐在兩側,皆身著素雅宮裝,正輕聲說著家常——昨日尚衣局送來新製的冬衣,幾人正討論著麵料的厚薄。
“母後,您這件褙子的金線繡得真精致,”沈雲舒笑著看向張太後的衣擺,“尚衣局這次的手藝又進步了,臣媳那套水藍繡梅的棉衣,穿在身上又輕又暖。”
張太後笑著點頭,剛要回話,殿外突然傳來太監的唱喏聲:“陛下駕到——”
眾人連忙起身相迎,朱厚照身著常服,帶著李德全快步走進來,語氣帶著幾分笑意:“朕剛從兵部過來,聽聞母後和你們在說話,便過來看看。”
“陛下坐。”張太後招手讓他坐在身邊,又讓宮女添上熱茶,“剛還跟皇後她們說冬衣的事,陛下近日處理朝政辛苦,也該讓尚衣局多做幾件厚實的衣裳。”
朱厚照接過熱茶,笑道:“母後放心,朕的冬衣已備好了。今日過來,一是陪母後說說話,二是也跟你們提提大同的事——陸硯昭三日前送火器去大同,預計五日後能到,李岩那邊已清查完內應,就等火器到位備戰了。”
巳時三刻?慈寧宮偏殿
“陛下,”陸明瑤聽到“陸硯昭”三字,忍不住輕聲問道,“臣媳前日收到家中信,說兄長帶了兩百名雄獅衛護送火器,不知沿途是否安穩?”
朱厚照看向她,語氣溫和:“明瑤放心,京西官道已派暗衛探查過,沒有異常。陸硯昭做事穩妥,還特意讓虎豹營備了防凍火帽,就算大同降溫,短銃也能正常使用。”
沈雲舒這時補充道:“陛下,祭祀籌備的事臣媳已安排得差不多了,禮器和祭服昨日查驗過,都符合規製。隻是禦花園的菊花近日需移栽暖棚,免得下月初一祭祀時凋謝,劉瑾如今在禦花園打理,做事還算儘心,臣媳已讓他多照看。”
“劉瑾……”朱厚照沉吟片刻,“他在浣衣局時就安分,調去禦花園後也沒出過錯,讓他盯著菊花也好。隻是你們日後若見他做事穩妥,提一句便可,不必過度舉薦,免得他又生貪念。”
“臣媳遵旨。”沈雲舒躬身應下。
林婉兮這時輕聲開口:“陛下,臣媳昨日聽李德全說,大同邊軍查獲的內應張成,已關押起來審問,不知是否問出更多蓮黨線索?”
朱厚照點頭:“張成招了些蓮黨的聯絡方式,江南錦衣衛已按線索追查,隻是蓮黨首領林清仍在逃,還需多費些功夫。不過有陸硯昭在大同,再加上火器助力,就算蓮黨暗中作祟,也掀不起大浪。”
蘇瑤跟著道:“陛下,近日天氣轉涼,臣媳聽宮裡的嬤嬤說,大同冬日比京城冷得多,邊軍將士們的棉衣夠不夠?若是不夠,臣媳可讓宮裡的針線局多趕製些。”
“有心了。”朱厚照對她的關切頗為動容,“戶部已籌備好撥款,尚衣局也在趕製兩千件棉衣,月底前會隨第二批火器送大同,足夠邊軍過冬。你們在後宮不用操心這些,安心打理好宮裡的事,便是幫朕分憂了。”
午時?禦花園
午時的陽光正好,禦花園裡一片忙碌。劉瑾正帶領小太監們移栽菊花,他動作麻利地挖起菊株,小心避開根係,額頭上滿是汗水,卻不敢有絲毫懈怠——昨日皇後特意叮囑過,今日又聽聞陛下在慈寧宮提及此事,他深知這是展現自己的好機會,半點不敢馬虎。
“劉公公,歇會兒喝碗茶吧,日頭正烈呢。”一名小太監遞來茶水,語氣帶著幾分親近——自從劉瑾調去禦花園,從不擺架子,做事也勤勉,小太監們都願與他相處。
劉瑾接過茶水,隻喝了一口便放下:“不了,得趕在日落前移栽完,要是凍壞了菊花,耽誤了祭祀,咱們都擔待不起。”
正說著,遠處傳來腳步聲,劉瑾抬頭一看,竟是皇後身邊的貼身宮女。他連忙放下工具,躬身行禮:“見過姐姐,不知皇後娘娘有何吩咐?”
宮女笑著道:“劉公公不必多禮,皇後娘娘讓我來看看菊花移栽的情況,說若是人手不夠,可再調些太監來。”
“多謝娘娘體恤!”劉瑾連忙道,“人手足夠,傍晚前定能完工,姐姐回稟娘娘,放心便是。”
宮女點頭離去,劉瑾望著她的背影,心中暗自慶幸——皇後主動關心,顯然對自己的工作滿意。他暗自叮囑自己,定要守住這份安穩,等日後有機會,再求陛下調去更近的地方,絕不能像之前那樣急功近利。
未時?鎮國公府
未時的鎮國公府,陸明瑤的貼身宮女正拿著家書,快步走向書房。陸崇淵與老夫人坐在書房裡,看到宮女送來的信,老夫人連忙接過拆開,臉上滿是笑意:“老爺,明瑤在宮裡一切安好,還說陛下和太後都很關照她,昨日陛下還在慈寧宮提起昭兒,說大同備戰一切順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崇淵接過信,仔細看了看,點頭道:“明瑤在後宮能安心待著,不參與爭鬥,還能及時傳些宮裡的消息,很好。你回複她,讓她在宮裡放心,昭兒在大同有陛下支持,還有火器傍身,定能平安。另外,讓她留意宮裡的動向,若是有關於蓮黨或劉瑾的異常,及時傳信回來。”
“我知道了。”老夫人笑著應下,轉身去寫回信——女兒在後宮安穩,兒子在邊疆建功,這便是她此刻最踏實的心願。
申時?慈寧宮
申時的慈寧宮,朱厚照正陪張太後說話。嬤嬤端來剛燉好的銀耳羹,張太後遞給朱厚照一碗:“你近日處理朝政和大同的事,定是累了,多喝點補補身子。”
朱厚照接過銀耳羹,笑道:“有母後關心,兒子不累。大同的事雖急,但有陸硯昭和李岩在,兒子也放心。倒是後宮的事,多虧了母後和皇後打理,兒子才能專心處理前朝事務。”
“後宮本就是哀家該管的,”張太後道,“皇後端莊,明瑤、婉兮、蘇瑤也都安分,宮裡沒什麼事。隻是劉瑾那邊,你剛才說讓他盯著菊花,也需多留意些,彆讓他又生事端。”
朱厚照點頭:“母後放心,兒子心裡有數。劉瑾如今沒了實權,就算想生事也沒能力,讓他打理菊花,既讓他有事可做,也離權力中心遠些,對他、對朝廷都好。”
嬤嬤這時輕聲道:“太後,陛下,禦花園的菊花移栽得差不多了,劉瑾剛才讓人來報,說傍晚前能完工。”
張太後笑著道:“那就好,下月初一祭祀,也能有好看的菊花了。”
酉時?後宮各宮
酉時的後宮,各宮都恢複了日常的寧靜。沈雲舒在坤寧宮核對祭祀清單,時不時讓宮女取來圖紙,仔細確認每一項細節;林婉兮在賢寧宮整理書籍,她平日裡最愛讀史書,此刻正翻看著前朝的邊疆防禦記載;蘇瑤在惠安宮和宮女們一起做針線,準備給宮裡的小太監們做些厚實的護膝;陸明瑤則在宸清宮寫家書,字裡行間滿是對兄長的牽掛。
“兄長此去大同,定要多注意身體,”陸明瑤握著筆,慢慢寫道,“陛下在慈寧宮說,月底會送棉衣去大同,兄長不用惦記過冬的衣物。小妹在宮裡一切安好,太後和皇後都很關照,兄長隻需安心備戰,勿念……”
寫完信,她將信交給貼身宮女:“用普通驛遞送出便可,彆走加急,免得耽誤軍情。”
宮女領命離去,陸明瑤走到窗邊,望著京城的方向——她知道,兄長此刻正在前往大同的路上,而自己能做的,便是在後宮安穩度日,不給家裡添亂,也不給陛下添麻煩。
夜色漸深,後宮的燈火漸漸亮起,與遠處皇宮大殿的燈火遙相呼應。張太後在慈寧宮與朱厚照說著家常,皇後在坤寧宮核對清單,妃嬪們在各自宮中打理著日常——她們雖身處深宮,卻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皇室的安穩,也為即將到來的大同戰事,默默提供著支持。
這份藏在深宮的溫情與擔當,與邊疆的火器、朝堂的謀劃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大明江山最堅實的守護。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