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07章:戰俘歸京?銃鋒再礪
正德三年15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寅時?大同邊軍大營外
寅時的草原寒風如刀,大同邊軍大營外的官道上,一支押送隊伍正緩緩啟程。五十名雄獅衛身著玄色鎧甲,手持奔雷短銃,將瓦剌首領巴圖與百名俘虜圍在中間——巴圖被鐵鏈鎖住雙手,頸間套著鐵枷,昔日的囂張氣焰早已蕩然無存,隻剩滿臉的不甘與頹喪。
陸硯昭騎著黑馬,走在隊伍最前方,腰間的“奉直大夫”爵位牌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李岩快步追上來,遞給他一件加厚披風:“陸大人,此去京城路途遙遠,冬季天寒,你多保重。大同的防務你放心,我定會按你製定的計劃,繼續訓練士兵,等月底第二批火器到了,就給各隊配齊。”
陸硯昭接過披風,翻身下馬與他拱手:“李將軍,辛苦你了。巴圖是瓦剌重要首領,押解途中絕不能出差錯,我預計十日能到京城,處理完戰俘事宜,會儘快趕回大同。另外,宣府那邊已傳信,陸硯青兄長會派騎兵支援,若瓦剌有異動,可隨時聯絡。”
“放心!”李岩拍著胸脯,“大同有奔雷短銃在手,再加上宣府的支援,定能安穩過冬。你路上也多留意,蓮黨餘孽雖被肅清,卻難保還有漏網之魚。”
陸硯昭點頭,翻身上馬:“出發!”
隊伍緩緩駛離,雄獅衛的馬蹄聲在寂靜的草原上格外清晰。巴圖抬頭望向大同大營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栽在大明的新火器上,更沒想到冬季的草原,竟成了瓦剌騎兵的“埋骨地”。
辰時?大同邊軍大營
同一時刻,大同邊軍大營的中軍帳內,氣氛肅穆。陸硯昭離開前,已將防務暫交李岩,此刻李岩正與將領們圍在沙盤旁,規劃冬季巡邏路線。“從今日起,每日派兩隊騎兵巡查草原邊緣,”李岩指著沙盤上的“黑風寨”舊址,“這裡是蓮黨餘孽的老巢,雖已肅清,卻需防瓦剌殘部折返。另外,彈藥庫的守衛再加派三十人,防凍火帽按每人五枚發放,絕不能出半點差錯。”
“將軍放心!”將領們齊聲應道,手中的馬鞭輕輕敲擊沙盤,眼中滿是堅定——大同保衛戰的勝利,讓邊軍將士對奔雷短銃充滿信心,更對守住邊疆多了幾分底氣。
帳外傳來一陣銃聲,李岩笑著道:“走,咱們去訓練場看看。士兵們剛學會騎馬射擊,正等著檢驗成果呢。”
走到訓練場,五十名士兵正騎著戰馬繞場奔馳,手中的短銃對準兩側草靶——“砰!砰!”的銃聲此起彼伏,彈丸精準命中靶心,不少彈丸穿透草靶,嵌入後方的土牆。一名年輕士兵策馬奔來,興奮地喊道:“將軍!五十步騎馬射擊,我們的命中率已達九成!有這新火器,瓦剌再來,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李岩望著士兵們的笑容,心中滿是欣慰——曾幾何時,邊軍麵對瓦剌騎兵隻能被動防禦,如今有了奔雷短銃,終於能主動反擊,這便是軍事革新帶來的底氣。
巳時?虎豹營工坊兵工廠
同一時刻,京城虎豹營的兵工廠裡,卻是一片熱火朝天。趙小匠戴著皮手套,正帶領工匠們調試新造的短銃——這支短銃與之前不同,槍管下方加裝了一柄三指寬的鐵製刺刀,刀刃泛著寒光,既保留了射擊功能,又能應對近戰。
“指揮不在,咱們更得把活兒乾好!”趙小匠對著工匠們喊道,手中的錘子重重敲在刺刀與槍管的連接處,“這帶刺刀的短銃,陸指揮臨走前特意交代,要在月底前造出樣品,明年春天批量生產。你們仔細點,彆讓焊縫處有縫隙,不然近戰的時候容易斷裂!”
工匠們齊聲應和,熔爐的火焰燒得正旺,隕鐵在爐中漸漸熔化成液體,順著模具流淌,凝結成帶刺刀的槍管。沈知薇身著飛魚紋錦衣衛製服,走進工坊時,正看到趙小匠拿著樣品短銃試刺——他將短銃對準草人,刺刀輕鬆刺穿草人的胸膛,拔出時刀刃滴血未沾。
“趙小匠,這新火器效果如何?”沈知薇快步上前,眼中滿是好奇。
趙小匠連忙遞過短銃:“沈同知,您看!這刺刀是按陸指揮的圖紙造的,能拆能裝,射擊時不影響精度,近戰還能當刀用。剛才試了試,五十步內射擊精準,三步內刺擊有力,邊軍有了它,再也不怕瓦剌騎兵衝陣了!”
沈知薇接過短銃,掂了掂重量:“不錯,比單獨帶刀輕便多了。月底陸硯昭從大同回來,看到這新火器,定會高興。另外,工部送來的新隕鐵已到,你按之前的標準,優先生產帶刺刀的短銃,月底送大同的第二批火器,就加十支樣品進去,讓士兵們提前適應。”
“遵命!”趙小匠拍著胸脯,“保證按時完成!”
午時?京城慈寧宮
午時的京城陽光正好,慈寧宮的偏殿裡暖意融融。張太後坐在主位,皇後沈雲舒、宸妃陸明瑤等妃嬪圍坐在兩側,桌上擺著剛送來的大同貢品——風乾的牛肉與草原奶酪,都是陸硯昭托押送隊伍帶回的,特意獻給後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牛肉嚼著真有勁兒,”張太後拿起一塊牛肉,笑著道,“大同邊軍能在寒冬裡打勝仗,靠的就是這股韌勁。明瑤,你兄長有心了,還想著給咱們送邊疆特產。”
陸明瑤臉上滿是笑意,手中捧著一封家書:“母後,兄長在信中說,押解隊伍十日能到京城,還說巴圖沿途很安分,沒敢鬨事。另外,他還提到大同的士兵們都盼著帶刺刀的新火器,說有了它,春季巡邏更有底氣。”
沈雲舒補充道:“母後,尚衣局趕製的一千件棉衣已送離京城,預計五日後能到大同。禦膳房也準備了些滋補的藥材,隨棉衣一起送去,給受傷的士兵補補身子。”
“你們想得周到,”張太後點頭,目光掃過殿外,“劉瑾呢?今日讓他來打理新移栽的紅梅,怎麼還沒到?”
話音剛落,劉瑾便快步走進來,手中捧著一盆修剪好的紅梅,躬身行禮:“奴才劉瑾,參見太後、皇後娘娘、各位主子。這紅梅是禦花園剛開的,奴才挑了幾盆品相好的,送來給主子們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