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瑤躬身應道:“母後放心,家書已備好,會隨物資一起送蘇州和宣府。鎮國公府的兩百袋乾糧也已裝車,確保士兵們有足夠的糧草。”
朱厚照這時走進來,看到滿殿的物資,眼中滿是動容:“母後,皇後,你們想得真周到。有你們在後宮籌備,前線的士兵們才能無後顧之憂。朕已讓兵部傳信給蘇州,明日子時倭寇進攻時,京城會派煙花為信號,若看到煙花,便是京營援軍已到。”
張太後笑著道:“陛下想得周全。咱們君臣同心,定能打退倭寇,守住蘇州。”
申時?京城禦花園
申時的禦花園,陽光正好。劉瑾身著後宮禦花園總領的青色官服,正帶領小太監們整理送蘇州的花草——五十盆耐寒的梅花,將隨防倭物資一起送蘇州守軍家眷住處。他動作輕柔地將梅花放入木箱,目光卻悄悄掃過一旁的物資清單,默默記下“蘇州子時防禦”“京營援軍信號煙花”等關鍵信息。
“劉總領,這些梅花要小心些,彆碰壞了花瓣,”一名宮女提醒道,“太後說,要讓蘇州守軍家眷也能賞梅,安心等家人回來。”
“奴才知道。”劉瑾點頭,手中的動作愈發輕柔,心中卻暗自盤算——這些軍情信息,若日後蘇州防倭成功,說不定能在陛下麵前“不經意”提及,展現自己的“細心”;若有意外,也能提前做好應對,絕不會讓自己受牽連。
整理完梅花,劉瑾特意繞到觀星亭,望著皇宮大殿的方向——他知道,現在不是出頭的時候,唯有繼續蟄伏,默默收集信息,才能在合適的時機,再進一步。
酉時?蘇州碼頭
酉時的蘇州碼頭,夕陽將海麵染成金紅色。秦安帶領五千京營士兵抵達,與周文、李青彙合。京營士兵們身著玄色鎧甲,手持短銃,隊列整齊,士氣昂揚——他們的到來,讓蘇州守軍的信心更足了。
“秦統領,你們來得及時!”周文快步迎上前,“倭寇戰船已到外海,明日子時發起進攻,咱們已布好漁網和陷阱,就等他們來。”
秦安點頭,走到沙袋城牆上,望著遠處的海麵:“我已讓京營士兵分成五隊,兩隊負責防守碼頭,兩隊協助水師包抄,一隊作為預備隊。虎豹營送來的五十支短銃,安排在製高點,優先摧毀倭寇的紅衣大炮。”
李青補充道:“暗衛已混入碼頭附近的百姓中,若有倭寇登陸,會第一時間傳信。另外,咱們在碼頭周圍的房屋上布置了燈籠,明日子時點亮,照亮倭寇的進攻路線,方便射擊。”
三人圍在沙盤旁,仔細規劃防禦部署,夕陽下,他們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卻透著齊心協力的堅定——明日的蘇州防倭大戰,他們定要贏!
戌時?京城虎豹營
戌時的虎豹營兵工廠,燈火通明。熔爐的火焰燒得正旺,將作坊內烤得溫暖如春。趙小匠帶領工匠們加班趕工,新造的帶刺刀短銃整齊碼放在木箱裡,箱蓋上印著“薊州邊軍專供”的朱紅印章——按計劃,三月前需完成三百支,送薊州邊軍。
“王鐵山,檢查火帽的防凍蠟層,彆漏了!”趙小匠拿著清單,逐一核對,“薊州冬季寒冷,火帽要是凍住,會影響邊軍訓練。”
王鐵山連忙點頭,仔細檢查每一枚火帽。陸硯昭走進作坊時,正看到工匠們將短銃裝上馬車,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疲憊,卻眼神堅定。
“大家辛苦了!”陸硯昭遞過熱湯,“先喝碗湯歇歇,蘇州明日就防倭大戰了,咱們得加快量產,確保後續邊軍的火器供應,不能出半點差錯。”
工匠們接過熱湯,喝了一口,暖意從喉嚨傳到心底。“指揮放心!”趙小匠抹了把汗,“三月前定能完成薊州的三百支,另外,蘇州若需要支援,咱們也能隨時趕造短銃!”
陸硯昭點頭,走到試射場,拿起一支短銃,對準遠處的鐵甲靶——“砰”的一聲,彈丸穿透鐵甲。他望著蘇州方向,心中默默念道:知薇,秦安,周大人,明日的大戰,定要平安!
作坊內的敲打聲、熔爐的滋滋聲與銃聲交織在一起,夜色中,虎豹營的燈火愈發明亮——這裡不僅是新火器的產地,更是守護大明的“力量之源”,無論邊疆還是海疆,都需要它的支撐。
亥時?蘇州碼頭
亥時的蘇州碼頭,一片寂靜。士兵們已休息,隻留下少數哨兵在城牆上巡邏。周文、秦安、李青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的海麵,隻有海浪聲在夜色中回蕩。
“明日一戰,關乎蘇州的安危,也關乎江南的安穩,”周文輕聲道,“咱們絕不能輸。”
秦安點頭,手中握著短銃:“有新火器在手,還有京營、水師、暗衛協同,咱們定能打退倭寇。”
李青望著星空,眼中滿是堅定:“等打退倭寇,咱們就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三人相視一笑,夜色中,他們的身影透著守護家國的堅定。明日子時,蘇州碼頭將迎來一場血戰,但他們無所畏懼——因為他們身後,是大明的百姓,是家國的安穩,更是新火器帶來的底氣。
遠處的海麵上,倭寇戰船的燈火隱約可見,一場關乎江南安危的大戰,已箭在弦上。而京城的慈寧宮、虎豹營,宣府的訓練場,都在為這場大戰默默祈禱、全力支撐——大明的每一個角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穩。
喜歡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請大家收藏:()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