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第216章:薊州禦敵?銃震草原
正德四年1509年)?春四月初五)
寅時?薊州邊境戰壕
寅時的薊州草原寒風呼嘯,邊境第一道戰壕內,五十名邊軍士兵身著加厚鎧甲,手持帶刺刀的奔雷短銃,目光警惕地盯著草原深處。按烽火台傳來的信號,蒙古部落三千騎兵正朝著薊州方向移動,預計一個時辰後抵達。
陸硯昭身著玄色鎧甲,手持鎏金虎符,站在戰壕後的射擊台上,身邊陪著副將吳磊。他目光掃過士兵們,聲音沉穩有力:“蒙古騎兵擅長突襲,卻不懂新火器的威力。等他們進入五十步射程,聽我號令齊射,第一輪打亂他們的陣型,第二輪瞄準馬腿,第三輪刺刀衝鋒,定能打退他們!”
士兵們齊聲應和,手中的短銃握得更緊。之前降為普通士兵的趙奎也在隊列中,他望著遠處的草原,眼中滿是複雜——自上次被陸硯昭責罰後,他便潛心訓練新火器,如今已能熟練掌握射擊與刺擊,心中對陸硯昭的輕視早已變成敬佩。
“總兵大人,蒙古騎兵離戰壕不到十裡了!”一名斥候匆匆跑來,語氣帶著幾分急促。
陸硯昭點頭,對吳磊道:“讓騎兵巡邏隊從側翼繞後,等咱們發起衝鋒時,從蒙古陣形後方夾擊,形成合圍之勢。”
“遵命!”吳磊快步離去,心中滿是堅定——有新火器在手,又有陸總兵的周密部署,定能守住薊州。
卯時?薊州邊境
卯時的晨光剛染亮草原,蒙古騎兵便出現在視野中。三千名騎兵列成楔形陣,手持彎刀,發出震天的呐喊,朝著戰壕直衝過來,馬蹄聲震得地麵微微顫抖,卷起漫天塵土。
“五十步!”哨兵高聲喊道。
陸硯昭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高聲下令:“第一排,齊射!”
“砰!砰!砰!”五十支短銃同時開火,彈丸帶著尖銳的破空聲飛出,瞬間穿透前排蒙古騎兵的鎧甲。十餘名騎兵應聲落馬,馬屍倒在衝鋒的路上,後麵的騎兵來不及避讓,紛紛絆倒,陣型頓時亂了幾分。
蒙古首領巴圖勒坐在黑馬上,看著陣形大亂的騎兵,眼中滿是震驚——他從未想過,薊州邊軍的新火器,竟有如此威力。“繼續衝!他們的銃裝彈慢,衝過三十步,就是咱們的天下!”他厲聲喊道,手中的彎刀直指戰壕。
蒙古騎兵重新整隊,冒著銃聲繼續衝鋒。陸硯昭看著越來越近的騎兵,高聲下令:“第二排,齊射!瞄準馬腿!”
剛裝完彈的第二排士兵立刻扣動扳機,彈丸精準命中蒙古騎兵的馬匹——馬腿被打斷,騎兵們從馬背上摔下來,瞬間被後麵的馬蹄踩成肉泥。衝鋒的勢頭被徹底遏製,蒙古騎兵停在二十步外,不敢再往前衝。
“第三排,裝彈!第一排、第二排,退到後排補彈!”陸硯昭繼續下令,三排士兵有條不紊地輪換射擊,銃聲此起彼伏,形成持續的火力網,將蒙古騎兵牢牢擋在戰壕外。
趙奎站在第一排,手中的短銃連續擊倒兩名蒙古騎兵,心中滿是興奮——這新火器,果然比弓箭厲害!他轉頭望向射擊台上的陸硯昭,眼中滿是敬佩。
辰時?薊州邊境
辰時的陽光驅散晨霧,蒙古騎兵在持續的銃聲中漸漸支撐不住。巴圖勒看著地上的屍體,心中滿是焦躁——再衝下去,隻會徒增傷亡,可就此撤退,又不甘心。
就在這時,草原側翼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吳磊帶領的兩百名騎兵舉著長刀,朝著蒙古陣形直衝過來,正是之前繞後的騎兵巡邏隊。
“不好!有埋伏!”巴圖勒臉色大變,想要下令撤退,卻已來不及。
騎兵們衝進蒙古陣形,長刀揮舞,瞬間砍倒數十名騎兵。蒙古騎兵腹背受敵,陣型徹底崩潰,士兵們紛紛調轉馬頭,朝著草原深處逃跑。
“追!彆讓他們跑了!”陸硯昭下令,戰壕大門打開,邊軍士兵們舉著短銃,朝著蒙古騎兵的背影追去,銃聲與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在草原上空回蕩。
巴圖勒騎著黑馬,拚命朝著草原深處逃跑,卻被趙奎攔住。“放下武器,饒你不死!”趙奎舉著短銃,對準巴圖勒的胸膛。
巴圖勒看著趙奎手中的短銃,又看了看身後追來的邊軍士兵,無奈地扔下彎刀,翻身下馬,跪地投降。
戰鬥漸漸結束,邊軍共斬殺蒙古騎兵五百餘人,俘虜三百餘人,繳獲彎刀兩千餘把,弓箭三千餘支,還有五匹蒙古戰馬。陸硯昭站在屍體旁,看著眼前的戰果,眼中滿是欣慰——這是新火器在薊州的首次實戰勝利,也是對朱厚照密旨授權的最好回報。
巳時?京城慈寧宮
同一時刻,京城慈寧宮的偏殿裡,暖意融融。劉瑾正跪在地上,手中捧著一份物資清單,臉上滿是諂媚:“太後,送薊州的五百床棉被、一千袋傷藥已順利送達,陸總兵特意讓暗衛傳信回來,說邊軍將士都很感激太後的體恤,還說新火器在薊州首戰告捷,打退了蒙古騎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太後坐在主位,接過清單,臉上滿是笑意:“劉瑾,你辦事細心,這些物資能順利送到薊州,你功不可沒。賞白銀五十兩,錦緞十匹。”
“奴才謝太後恩典!”劉瑾心中狂喜,連忙磕頭謝恩,“奴才隻是做了分內之事,能為太後、為邊軍效力,是奴才的福氣。另外,禦花園的桃花已盛開,奴才已整理好觀花台,明日請太後和陛下賞玩,也讓陛下嘗嘗新采的桃花茶。”
張太後笑著點頭:“好,明日便去禦花園賞桃花。你先下去吧,讓宮女們準備些桃花糕,明日賞玩時用。”
劉瑾躬身告退,走出慈寧宮時,忍不住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借送物資邀功,既獲得了太後的賞賜,又能借賞桃花討好陛下,自己離後宮權力核心,又近了一步。